笔趣阁

一叶书库>清风微漾笙歌浅吟 > 泰晤士河畔的琉璃瓦(第1页)

泰晤士河畔的琉璃瓦(第1页)

泰晤士河畔的琉璃瓦

周漾倚在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玻璃窗上凝结的水珠蜿蜒而下,像极了昨夜未干的泪痕,手中的手机还带着馀温。

窗外暮色渐浓,她打开电脑里尘封的设计稿。"天空之城"项目的草图在屏幕上舒展,那些被搁置的创意突然鲜活起来。

北城在职博士的学习计划丶建筑设计大赛的一等奖丶新建筑研究所的项目邀约……这些曾被爱情填满的人生空缺,正被滚烫的理想重新浇筑。

鼠标滚轮划过设计图,她的目光落在西南角的留白处。

那里本该是情侣观景台的位置,此刻却被改成了开放式空中花园。

"就叫'重生之境'吧。"她喃喃自语,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行备注,"让每一个在人生路口转身的人,都能在这里遇见新的风景。

"爱而得到却又失去的感觉,或许真的不如爱而不得。至少後者还能让人念念不忘,心怀期待。

她刚结束与父母和陆曼兮的通话,那些话语仍在耳边回响。

母亲温柔地说:"漾漾,人生的路很长,我们只希望你能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你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父亲则沉稳地表示支持:"你一直都很有主见,我们相信你的选择。去伦敦是个好机会,好好把握。"

和陆曼兮的通话让她充满斗志。电话那头,陆曼兮带着疲惫却爽朗的声音传来:"漾漾,律所现在竞争可激烈了。不过我有信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你也是,去北城读博是个很好的决定,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挂断电话後,周漾深吸一口气,看着通讯录里赵涔亦始终没有回复过的通话记录。

她开始整理行李,小心翼翼地将专业书籍丶图纸放进箱子。

收拾到一半,她的目光落在书架上与赵涔亦大学时合作的古桥修复模型上,底座刻着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字样依旧清晰。

曾经的美好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模型,心中泛起一丝苦涩。但很快,她便将这份情绪压下。

收拾文件时,她瞥见抽屉里那张泛黄的电影票根——七年前和赵涔亦一起看《建筑学概论》时留下的。

她轻轻将它夹进设计手册,像封存一段完成使命的记忆。

窗外华灯初上,周漾的手机屏幕里显示着刚刚发过去的消息:"我接受了伦敦的访问学者邀请,下周出发。"

另一边,赵涔亦在办公室里,盯着手机上周漾的消息,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周漾的点点滴滴。那些青春时期的欢乐,不久前的争吵丶那些在项目中并肩作战的日子,此刻都变得无比清晰。

他後悔自己的沉默与逃避,後悔没有在项目结束後及时向周漾表明决心。

赵涔亦拿起抽屉里那张泛黄的便签纸,上面"下次去虎丘塔,记得带我去看真正的宋代须弥座"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他想起曾经答应过周漾的种种,却一个都没有兑现。

暴雨第三次冲刷观景台玻璃时,赵涔亦终于在凌晨三点推开周漾工作室的门。

她正蜷缩在旋转椅上,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她眼下的青黑,手边的冷掉的咖啡杯旁,摊开的《营造法式》书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玉兰花瓣——那是他们去年在南城园林考察时捡的。

"新加坡的项目。。。。。。"他话音未落,周漾突然起身,发梢扫过他西装领口,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积雪草薄荷。

全息投影幕布突然亮起,古老的榫卯结构在数据流中拆解重组,她的声音裹着沙哑:"你看,传统建筑的智慧不需要用冰冷的参数证明。"

赵涔亦盯着投影里翻飞的雀替构件,喉结滚动着咽下苦涩。

七年前MIT实验室里,导师那句"东方人永远不懂现代建筑精髓"的嘲讽突然在耳畔炸响,他听见自己说出最伤人的话:"你这些理想化的坚持,在现实面前不过是自欺欺人。"

周漾的指尖停在虚拟月梁的位置,投影蓝光在她瞳孔里碎成星屑:"所以你觉得,用模块化金属件替代木构架,就是建筑的未来?就像你觉得,感情也能用数据模型计算出最优解?"

记忆突然闪回七年前那个雪夜,赵涔亦攥着被退回的竞赛报名表,在宿舍楼下看着周漾捧着热可可等了整整两小时,最终他躲在阴影里目送她红着眼眶离开。

此刻相似的刺痛感袭来,他却将双手插进西装口袋,让金属袖扣硌得掌心生疼:"我们都变了,周漾。你沉迷于故纸堆里的浪漫,我需要直面现实的生存法则。"

"是你在害怕!"周漾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体温透过衬衫布料灼得他一颤,"你害怕承认对传统建筑的热爱,害怕依赖别人,更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她的声音突然哽咽,"可我不是你母亲,也不是你父亲,我只是想和你并肩站在建筑的裂缝里,寻找光的人。

我等了你七年,现在我要向前走了。"

观景台外的暴雨骤然转急,打在玻璃上的雨声淹没了两人沉重的呼吸。

赵涔亦猛地抽回手,後退半步撞上陈列架,他们大学时合作的古桥模型轰然坠地。

榫卯结构的木块散落一地,像极了此刻破碎的对话。

"我们。。。。。。"他低头盯着满地狼藉,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还是当普通朋友吧。"

这句话出口的瞬间,他听见周漾倒抽冷气的声音,像把生锈的剪刀绞碎了最後一丝温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