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章:真正的初遇——南大校庆
南大百年梧桐大道上,金色的落叶被秋风卷起,在阳光里打着旋儿。
周漾站在礼堂台阶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藏青色西装外套的袖口。
玻璃幕墙倒映出她身後涌动的人群,无数年轻面孔里,她在寻找一个永远不可能出现的身影——那个总穿着白衬衫,抱着厚重建筑书籍,会在图纸角落画下简笔小猫的少年。
“周工,这边请。”校庆办老师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穿过镌刻着校徽的拱门时,记忆突然翻涌——七年前的秋日,她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看着赵涔亦的背影消失在梧桐叶间。
那天正是大四实习结束,她攥着写满心事的图纸,在设计室等到深夜,却只等来空荡的桌椅和未带走的钢笔。
礼堂内座无虚席,镁光灯聚焦在讲台。周漾走上台阶时,听见前排传来细碎的议论:“就是她!林中书屋的设计师!”“听说刚拿了国际大奖……”她垂眸整理话筒,馀光瞥见第三排角落那个挺直的背影——黑色卫衣,碎发微微翘起,恍惚间竟与记忆里的身影重叠。可当她眨了眨眼,眼前只剩陌生的面容。
陈浅攥着笔记本的手心沁出汗来。当周漾的声音透过话筒响起,他感觉整个礼堂的空气都变得清冽。“建筑不是图纸上的冰冷线条,”她身後的大屏幕切换到林中书屋的设计手稿,“而是承载着情感与温度的容器。”少年想起自己熬夜做模型时的狼狈,而此刻台上的学姐,从容优雅地讲述着设计背後的故事,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我的毕业设计导师曾说,真正的好建筑能让人找到回家的感觉。”周漾的目光掠过礼堂穹顶的彩绘玻璃,想起和赵涔亦在设计室争论方案的夜晚。那时他总爱用铅笔轻轻敲击她的图纸:“周漾,这里缺了点灵魂。”她红着脸反驳,却在深夜反复修改,直到晨光爬上窗台。可那个说要一起留在南城的人,在某个寻常的傍晚突然消失,没有告别,没有讯息,像从未存在过。
“学姐!”散场时,陈浅鼓起勇气拦住周漾。女孩转身时,他才发现她眼底藏着淡淡的疲惫,“我是建筑系大四的陈浅,您刚才说的‘空间叙事性’……”
周漾听着少年清亮的声音,目光却越过他,落在礼堂外那棵百年银杏树上。大五毕业典礼那日,她也是站在这里,对着飘落的银杏叶发呆,手机屏幕还停留在和赵涔亦的聊天界面:你会来参加毕业典礼吗?
後来从教授口中得知,这次校庆原本邀请了赵涔亦,可他在纽约的项目正关键,无法回国。
“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她突然开口,吓了陈浅一跳。见少年困惑的眼神,她从手包掏出一枚银杏书签,“就像这片叶子,最美的姿态永远留在飘落的瞬间。”
陈浅捧着书签站在原地,看着周漾的背影消失在长廊尽头。阳光穿过镂空花窗,在她身後拉出长长的影子,恍惚间竟与七年前那个抱着书本的少女重叠。
他不知道,此刻的周漾正站在校友墙前,指尖抚过赵涔亦的名字,那里印着一行小字:“现任职于纽约XX建筑事务所”。那是全球建筑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而她与他,终究在不同的轨道上越行越远。
秋风再次卷起落叶,簌簌声中,周漾将围巾又紧了紧。远处传来社团招新的喧闹,而她的记忆永远停留在那个没能问出口的“为什麽”——就像她设计的林中书屋,每道弧线都藏着未完成的追问,在时光里静静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