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魏读书人 > 第九十三章 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第1页)

第九十三章 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第1页)

&esp;&esp;百官入朝之声响起。

&esp;&esp;众人纷纷入内,有安国公等人带着,许清宵莫名感觉团队的好处,至少不至于孤零零的一个人走。

&esp;&esp;进入宫中,许清宵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是李贤李公公,他正在宫门内等候,见到自己跟安国公等人在一起,当下露出一个笑容。

&esp;&esp;显然他是担心自己不知道进朝的规矩,所以在这里等候自己,如今看到自己跟安国公等人在一起,也就没有过来引路了。

&esp;&esp;这李贤人还是不错的,或者可以说这银子花的值。

&esp;&esp;朝着对方温和一笑,许清宵算作是感谢,李贤公公也朝着许清宵微微作礼,而后便离开了。

&esp;&esp;“清宵侄儿,你认识他?”

&esp;&esp;安国公敏锐察觉到了这点,有些好奇问道。

&esp;&esp;“认识,昨日这位公公来传话,想着是宫里的人,也就客气一些。”

&esp;&esp;许清宵回答道。

&esp;&esp;只是此话一说,广平侯的声音响起。

&esp;&esp;“一群阉人而已,有什么客气不客气的,清宵兄弟,你就是太谨慎了,哥哥我提醒你一句,这种阉人没什么权力,不需要对他们那么好。”

&esp;&esp;广平侯开口,言语之中对这些太监似乎没有任何好感。

&esp;&esp;此话一说,许清宵有些惊了。

&esp;&esp;虽然说太监是阉人,男不男女不女,但自古以来,这些太监基本上混的都挺不错吧?除非是一些没地位的太监,但凡有些地位的太监,不应该是叱咤风云,嚣张跋扈的吗?

&esp;&esp;瞧瞧魏忠贤,瞧瞧刘瑾,这些可都是太监的至高梦想啊,怎么感觉大家好像对太监很不在乎一样啊?

&esp;&esp;“这些太监没权力吗?他们亲近陛下,又在宫中,不应该没权利吧?”

&esp;&esp;许清宵好奇地询问广平侯,提出自己的疑惑。

&esp;&esp;此话一说,众人纷纷一笑。

&esp;&esp;“清宵啊清宵,你这就不懂朝堂了吧。”

&esp;&esp;“这些阉人,平日里在皇宫当中就是负责跑腿的,亲近陛下是没错,可也只是离的近一些。”

&esp;&esp;“清宵兄弟,以后就跟着我等就好,这朝堂当中只要你不做错事,不乱说话,就没有人敢说你什么,就算有人找你麻烦,也得掂量掂量。”

&esp;&esp;广平侯开口,他看起来三十多岁,实际年龄却接近六十了,理论上得喊许清宵一声侄儿,但国公们先喊了侄儿,他们就不能喊了,毕竟国公得喊他们侄儿。

&esp;&esp;他这一番话倒不是别的意思,就是说给旁边儒官听的。

&esp;&esp;让他们知道知道,许清宵是他们的人。

&esp;&esp;广平侯的声音响起,儒官们神色不变,依旧前行,只是偶尔还是忍不住投来目光,看一看这许清宵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esp;&esp;而许清宵则不禁思考太监这件事情。

&esp;&esp;自古以来,太监身为皇帝身边的亲信,理论上应该是大家都比较敬畏的吧?

&esp;&esp;而现在看来,这帮太监好像没有被重用,没有权势一般,武官骂两句正常,可这帮儒官或者是文官也好像不在乎这帮太监。

&esp;&esp;这就让许清宵好奇了。

&esp;&esp;太监这股力量,可不容小视,往往每次造反都有这帮人的影子,国家兴衰这帮太监占据十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都有可能。

&esp;&esp;好的太监,比如说郑和,王承恩,张永,怀恩,蔡伦,司马迁,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esp;&esp;但坏的太监,比如说魏忠贤,刘瑾等等这些,就完全是一件坏事了。

&esp;&esp;可无论是好的太监,还是坏的太监,都是一把双利剑,关键时刻,可以解决许多政治上的难题,尤其是内部问题。

&esp;&esp;拿明朝举例子,东厂西厂的作用是什么?当真是养一帮太监去乱杀人?其目的还不是为了震慑党羽,稳住皇权?

&esp;&esp;如今大魏王朝内忧外患,按理说怎么也得养一批太监吧?儒官浩然正气?可人家太监又不是邪祟,带着一帮人说抄你家就抄你家,你服不服?

&esp;&esp;还有一些文官,但凡不听话,或者是搞事情,那就是满门抄斩。

&esp;&esp;冤不冤是一回事,听不听话又是一回事,朝堂政事可没有什么对与错,也没有什么冤不冤,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皇帝的游戏。

&esp;&esp;当然了,如果皇帝拉跨,那就是朝臣的游戏了,臣强主弱,主强臣弱,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esp;&esp;“不行,找机会要好好了解了解,这么强大的一股力量,绝对与不能埋没啊。”

&esp;&esp;许清宵心中瞬间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一个宝藏。

&esp;&esp;别说这帮太监祸国殃民,从古至今朝堂上就没有几个好人,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利益罢了,你能说儒官不好?你也不能说儒官就是好。

&esp;&esp;倘若儒官都是圣人,那还当什么官?早就云游四方去了。

&esp;&esp;而武官别看咋咋呼呼,可私底下还不是在争夺权力?再者天天囔囔着打仗,难道没有其他私心?

&esp;&esp;国公们有没有私心,许清宵不敢妄断,但军队当中有多少人恨不得赶紧打仗,到时候各种空响吃起来,啧啧那就是祖下十代都花不完。

&esp;&esp;至于文官,这个还需要说什么?把持朝政,随便折腾一下,几百万两,几千万两,那就是小钱,人家细水长流,一个富饶古郡都能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银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