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至于那些逃离城邑的家夥便只能自求多福了,毕竟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去附近深山中寻人。
闻仪也去当初生活的山谷间走了一趟,将那些积攒下来的粮食带走一些,同时也给那群驻扎在其中的兵卒送去了防寒的物品。
现如今的半山坡上除去当初她建的屋子,周遭一片也已经被清理了出来,修建了几排制式相同的房屋,那些驻扎在此地的兵卒平常就住在这里,日常使用的东西存放在洞窟中,那些粮食则放在天然的洞窟之中。
在出入口守卫的人瞧见熟悉的标志,在确认过身份之後便让开了已经拓宽了不少的过道,让闻仪等人能够通过。
“他们建设的真是不错阿。”闻仪瞧着新修建的道路感慨道。
身边的兵卒笑着应是,这些因伤病退下来的家夥在这里也算是极好的,虽说不如居住在平邑中热闹,但日常也可以在山林间找些野味,还会有闻仪等人定时过来送些补给。
在平邑的积雪已经逐渐融化,只留下有些脏污的雪水,但是在这里除了刻意清理出来的地方,背光的地方仍旧有雪堆叠。
闻仪手中仍旧捧着小铜炉,外面罩着一层棉麻防止烫伤,走在山林间倒也不是太冷。
这里倒是没什麽人感染风寒,事实上就算冻着了以这些兵卒的身体素质,也只会有些轻微的症状,有些人甚至等风寒好全了都没意识到自己先前生病过。
“你先将这些东西登记好,我就在这里转转。”
身边的兵卒点头,却没有离开,而是吩咐了身边的人去忙事情,自己继续跟在闻仪身边。
虽说这里没什麽野兽的传闻,姚文君和宋锦等人却也叮嘱了千万不要让人落单,否则拿他是问,这种时候自然不会离开。
闻仪瞧见有人去忙了,倒也没提出什麽异议。
她在附近转了一圈儿。
原本装着简易水磨的地方已经被拆了,挪到河岸另一侧石头较多的地方,河岸北边平整的土地都被开垦了出来用以耕作。
冬日河道中的水浅了不少,偶尔能瞧见浮冰撞击周遭的碎石,但仍能够通过汲水的器械灌注到水渠或是水槽中,这时已经种下了新的一批作物。
在水磨旁边也新建起了几个小窑,偶尔也会烧一些简单的陶盆,在屋中也能种植一些蔬菜,填补冬日的短缺。
事实上不说这里,平邑中不少人家也会在屋中种些东西,烧着火炕的屋子除了发酵,馀温也足够一些耐寒的作物生长。闻仪原本以为绝大多数人会秉持着不时不食,但看起来更多人接受良好。
“能多些吃食,谁不愿意呢?”这是宋锦的话。
冬日平邑中虽然不用和那些游牧民族一般靠着茶叶等维持健康,吃多了干菜咸菜或是提前埋在土中的蔬菜,有这些作为调剂也是极好的。
前段时间这边轮值的人抓到了些企图偷盗的流民,那群人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从那里过来的。
闻仪原想着自己去看看,但被身後跟着的兵卒劝了下来,那群流民如今被安置在山谷外面,不少还病着,她才从风寒中恢复过来,倒不如等那群人身子养好了些再做询问。
“这边每日会派人送点粥水过去。”轮值的兵卒解释道,“外面没什麽吃食,哪怕不看管这些人也不会离开。”
确实如此。
等东西登记完毕,进行二次核对之後,闻仪也就没有再多停留,带着些旧米粮离开了这里。
路上倒是遇见了传信的人,看衣服的样式应当是军务,想来是南寻那边传回来消息了。
等回到平邑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姚文君也就没有再多询问,若是有什麽要紧事事务厅是要加班处理的,眼下看来等明天再说就行。
一月平邑中也举行了各种仪式,多半是闻仪带着人做的,少部分则是由善等人主持,多半是祈求来年丰收,也有关于健康的。街道上多了些售卖各种木雕的小摊位,不少人经过的时候也会顺手买个,算是图个好兆头。
闻仪身上旧挂着不少身边人帮着购买的,她自己也买了些,放到信件中寄给各地主事和朋友。阿暮几个自然也是有的,还有几只红封。
眼下每岁的起始仍旧是十月,但一月前後大家也会更换些东西,毕竟十月是农忙的时候,现在总算是空闲下来,也能互相聊聊天,交流一下最近新出的画册故事。
闻仪也生出了几分兴致,趁着休息的时候写了些故事混杂进去。
应当说不论什麽时候人的想象力都是极其丰富的,有些书册连闻仪都看得津津有味。
宋锦瞧着闻仪斜躺在座椅上,倒也没说什麽,毕竟现在是休息的时间,这两日也没什麽要紧的事情,上午大概就处理完了,自己也倒了杯茶水坐在一边,从闻仪桌案上看完的那叠中抽了一本打发时间。
手中拿到的是一本志怪类型的,混杂了些传说中的人物,其中有很明显不真实的部分,宋锦摇了摇头将书本合上放回了远处。
一边的闻仪起身,在桌案上翻找了片刻,翻出来几本情节不错的递了过去。宋锦倒也没有拒绝,挺有耐心地开始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