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她自己和南寻比起来,奉邑不是不能暂时放弃的。
虽无昭告,但所有人都知道整个平邑乃至整片区域中闻仪和姚文君的身份和地位。几乎所有人都将她们视为前进的方向,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姚文君有些时候会做些出格的行为,比如之前的夜间带人翻墙入城墙,桑馀就十分不赞同,手下副将足够胜任的情况下以身涉险是极其不妥的行为。但她的武力足够,更多时候桑馀也只是觉得不合适罢了。
这次闻仪就更是不能理解,只身带着一群人南去便算了,停留在那边,甚至等待着有所预计的灾害发生。
桑馀思量再三,还是将劝谏的内容写成了文书。不过并没有直接交给事务厅传递过去,而是拿着纸张先去拜访了何玧。
“老师。”
门口守着的管事递了话,桑馀便提拎着东西走了进来,正看到在树下研究什麽的身影。
“来了?”
何玧将手中的竹卷放下,自从纸张推广开来,这些竹简木牍做载体的书籍就少见了。不过某些残本缺损的太厉害,无法誊抄重新印刷,也只能暂时这麽放着。
桑馀坐在了旁边的空椅子上,将手中的藤箱放到一边,从中取出封写好的文书,放到了何玧面前。
何玧将已经誊抄好的信纸从还未封口的封袋中取出,一字一句看完,然後放回原来的位置。
看其中的内容,想来是润色过很多遍。
“既然已经写完了,拿过来是要问什麽?”何玧将一边的杯子拿起,饮了一口有些凉的茶水,重新拿起先前的竹简。
“学生不知该不该去做。”桑馀的声音有些低。
这些年在平邑中学到的东西似乎没有以前行走四方的时候多,但他的思考方式却有了些变化,不会再像以前那般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便同他人争执,而是会在一旁观察,看看究竟会发生什麽。
用他那位小师弟的话来说,应当是谨慎了不少。
桑馀并不排斥这种改变,或许他始终看不懂姚文君想做什麽,但也生出了几分期待。
“既然决定这样做是目前你所认同的,那就去做。”何玧道,“还是说你觉得,这封信件会引来什麽灾祸吗?”
桑馀下意识摇头,刚想说那怎麽可能,忽然间愣住了,擡头看向身边的人。
“你了解文君她们,如果有什麽在你观察之後仍旧得不出结论,想不明白,那就去问,她们会给你答案。”
或许这份询问也会让原本有些徘徊的人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过这点就不用说出来了。
何玧的身份并不方便做出这样的行为,但是换做桑馀就很合适了。没想到自己还没说出口,自己这名学生就主动过来,倒是省去了些功夫,还能多读些文字。
别的不说,平邑积攒的孤本是真的极多,有很多甚至是他寻找了很久,还以为佚散的,没想到居然还有存留,实在是惊喜。
*
城中几名主事忙着安排人工作,这些家夥管理起来比起兵卒可是要难很多,闻仪干脆自己去了临时建立各个工坊的地方帮忙,询问现在有那些建筑已经建好,能够稳定産出。
“回大人,前段时间下雨,原本泥砖临时砌的窑临时不能用,但修缮需要的时间不长。”擅长烧制陶器瓷器的匠人道,“根据大人的要求先烧制出一批能使用的陶器。”烧陶器的温度要求不算高,对于燃料的要求低,哪怕现在条件简陋也没什麽问题。
一边管理木工活的匠人也点头表示自己没什麽问题。他们的工具本就是随身带着的,只要工具在,记得图纸,在哪里并没有什麽区别,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
其他几位面面相觑,他们需要的原材料受到潮气和雨水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烧制石灰的地方,除去被搬运进仓库那些已经烧制好的,堆积着的原材料需要再处理一番,眼下再开工倒会耽误些时间。
南边新城墙算是半浇筑的,先前覆盖了草杆,除去小部分需要敲碎重修之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完好的。
现在多是靠着原本的那些材料支撑着,工坊这边要加快些进度了。
闻仪点头示意自己明白,然後示意其中两位匠人跟着自己到一边,其他人则迅速投身重建之中。
“从平邑出来前,应当都是看过不少图册的?”闻仪询问。
这里的图册自然是木工们整理而成的基础图纸,需要搭配特制的木格才能阅读出具体信息,每本上面都有编号和印记,若是遗失或是泄露则能够很快查询出是谁出了纰漏。
当然这里面都是平常用的或是能推广出去的,那些弩之类的武器以及攻城器械不包括其中,还有一些精巧的玩意儿也不在其中。
几人点头,闻仪便将几张连夜绘制的图纸展开。
能够阅读图册自然也是看得懂这些图纸的,大都是一些尺寸较小的东西,上面似乎还搭配有玉石或是金属零件。
“这些东西都用木材取代的话,大概能够制作出来吗?”闻仪开口询问。
两人对视,然後点了点头,表示没什麽问题。图纸上的零件制作起来并不困难,只是尺寸较小,可能要费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