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府春晖
二月的风,带着料峭寒意,吹过安国公府西园暖阁的窗棂。
松软的土壤里,几日前点下的御苑沙地菊籽,已探出细小的嫩芽,两片青翠的叶瓣怯生生地舒展着,在温暖湿润的空气中微微颤动。
“九娘子,”晴雨轻步进来,“谢府老夫人遣人送来帖子,请您过府赏花。”
庭燎指尖一顿。
谢府?赏花?
她想起御苑暖房中那位气度沉静丶指点菊性的老夫人。心口残玉贴着肌肤,温润恒定。
她起身净手:“备车。”
谢府庭院深深,不似国公府富丽,却透着一种洗练的沉静。
庭燎随仆妇穿过回廊,步入一处向阳的暖阁。
阁内温暖如春,水汽氤氲。
谢老夫人正立在几盆菊花前,见庭燎进来,含笑颔首:“苏家娘子来了。”
“老夫人安好。”庭燎行礼。
“不必拘礼。”谢老夫人引她走近,“瞧瞧这几株,可还认得?”
暖阁中央,几盆菊花形态各异,却都透着熟悉的清冽气息。
一盆正是御苑见过的沙地菊分枝,叶片肥厚油亮,花苞饱满。
旁边几盆,一株花瓣细长如金丝,蜷曲垂落;一株花色深紫近墨,花心一点灿金;另一株通体雪白,瓣尖染着淡淡胭脂红——正是御苑暖房中的“金缕衣”丶“墨玉冠”丶“胭脂雪”。
“这是……”庭燎有些惊讶。
“御苑暖房挪来的。”
谢老夫人语气平淡,“陛下知我素爱侍弄花草,年前赏了几盆。我瞧着,倒不如这沙地菊有筋骨。”
她指尖轻轻点了点沙地菊的叶片,“性韧,喜阳,忌水涝。暖阁湿气重,根下垫了瓦砾,土里掺了粗砂,倒还精神。”
庭燎看着那株在谢府暖阁中依旧保持沉静气质的沙地菊,想起自己府中那几株新芽,心头微动:“老夫人照料得精心。”
“花有花性,人有人道。顺其自然罢了。”
谢老夫人示意庭燎坐下,侍女奉上茶盏。
茶汤清亮,带着熟悉的清苦微甘气息——是沙地菊茶。
“听闻娘子在府中也试种了新菊?”
谢老夫人端起茶盏,目光温和。
“是。取了御苑沙地菊籽,种在西园暖阁一角,刚出芽。”庭燎答道。
“好。”老夫人点头,“菊性相通,却各有水土。云州山野的菊,到了京城暖阁,需些时日适应。莫急,根扎稳了,枝叶自会舒展。”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庭燎沉静的眉眼上,“敬之在北境营中,前日来信,说营中新辟的药圃里,你送去的沙地菊籽也发了芽。北地苦寒,竟也活了,花色如玉,性甚韧。”
庭燎指尖在温热的茶盏壁上轻轻摩挲。
北境的苦寒,京城的暖阁,云州的山野……三地的菊,竟在同一时节萌发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