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求方
秋意渐浓,御苑坡地。
庭燎点下的沙地菊已盛放,玉色花瓣舒展,清冽微甘的气息弥漫。
谢敬之所赠的北境“玉韧菊”籽,新芽已长成尺馀高,茎秆挺拔,叶片肥厚,顶端结出细小的花苞,色泽青翠,带着北地的坚韧气息。
庭燎每日晨起便至,照料菊圃,如同呼吸般自然。
一日清晨,庭燎正为北境菊苗薄施清水兑的稀豆饼肥。
御苑总管快步走来,面带喜色:“苏娘子!仁心堂老供奉派人来请!道是南境济世堂大掌柜亲至京城,欲求‘玉韧清心丸’炮制之法,广制南疆,普惠百姓!老供奉请娘子速去商议!”
庭燎指尖微顿。
南境药商?广制药丸?惠及南疆?
她心湖微澜。
这药丸源于御苑沙地菊,配以北境“玉韧菊”方,经她与老供奉之手炮制。
若真能惠及南疆,自是好事。
“总管费心。庭燎稍後便去。”她声音沉稳。
仁心堂後堂,药香浓郁。
老供奉须发皆白,精神矍铄,正与一位身着锦缎丶气度儒雅的中年男子交谈。
见庭燎进来,老供奉含笑引见:“苏娘子,此乃南境济世堂大掌柜,陈先生。陈先生,此乃御苑菊事主理,苏娘子。”
陈先生起身,拱手行礼:“苏娘子安好。久闻娘子育菊制药,技艺精湛。此番冒昧前来,实为‘玉韧清心丸’。此丸药效清润韧甘,惠及宫闱。南境湿热,百姓多受燥咳之苦。济世堂欲求此丸炮制之法,广制南疆,普惠百姓。不知娘子可愿割爱?”
庭燎心念流转。
惠及南疆百姓,自是善举。
然炮制之法,非独技艺,更融汇她对菊性的体悟与北境药方的精髓。
“陈先生美意,庭燎心领。”
她声音清和,“此丸炮制,非独技艺,更在循菊本性,合天地时令。御苑沙地菊,性韧清冽;北境‘玉韧菊’方,合风霜之性;炮制火候,尤重存其本真。若离此根本,恐失药效。”
陈先生微微蹙眉:“娘子之意是此法无法南传?”
“非也。”
庭燎目光澄澈,“天地生力,万物同源。南境水土,自有其滋养。沙地菊性韧,或可试植南境向阳坡地,观其水土;炮制之法,亦可依南境气候微调。然根本之道,在于循其本性,顺天应时,存其清韧。济世堂若得此法精髓,因地制宜,或可育出南境‘玉韧菊’,炮制新丸,惠及一方。非照搬,乃通其源,顺其势。”
老供奉眼睛一亮:“苏娘子所言甚是!天地生力,万物同源。炮制之法,贵在通其本源,顺其势而为。南境湿热,菊性或微调,火候或稍异,然循性存真之理不变。”
陈先生沉思片刻,眼中审视渐褪,化为敬佩:“娘子高见!陈某受教。济世堂愿试植沙地菊于南境,并请娘子与老供奉指点炮制微调之法。所得新丸,必循‘循性存真’之旨,普惠南疆!”
庭燎颔首:“庭燎愿与供奉一同参详。”
商议毕,庭燎走出仁心堂。
秋阳煦暖,洒在青石街道上。
她心湖澄明。
天地生力,如同浩瀚源泉,滋养万物。
御苑沙地菊,北境“玉韧菊”,南境未来或有的新菊,皆汲取同一源泉,显化不同形态。
她与老供奉炮制药丸,济世堂广制南传,皆是此源泉的不同出口。
非她独有,乃共享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