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 > 第77章(第1页)

第77章(第1页)

便在每个村子只收了一两袋,倒不惹眼。各个村里磨的白面,虽然不精细,麦壳子都没捡干净,但总要好过没得吃。冯氏缓缓点头,她这才想起,当初韩尚送粮食时,也格外嘱咐了粮食的重要性。只怕他是早就知道,朝廷为了赢下边境之仗,要来调粮了……“老大,你做得对。”冯氏心窝口稍稍松了些:“有了这些白面,咱家粮啥的就真不缺了。”她扭头看了眼睡得歪七扭八的小糯宝,心头顿觉无比踏实。还好有这孩子在。只是乡亲们怕还不知此事,冯氏便忙让姜丰年去告知村长。“老大你快去村长家,让他跟各家各户都说说,要是谁家粮没留够,可得尽快去买,再迟可就来不及了!”若是往年,他们庄稼户定会留够一年吃的粮食。倒是没啥可怕的。可自打干旱起,收成不好,不少人家都只留够春种,和部分口粮,余下的都趁秋收粮价最好时,换成银子。然后再等日后,拿银子买更便宜的杂米,和豆面吃。眼下定有不少乡亲粮食吃不到春天,更别说想熬到明年秋收了。姜丰年一听,连袄子都顾不上穿,这便急着去找村长。一入冬了,村民们都不咋进城。若不是姜丰年来知会,村长还不知城里已经变了天。“遭了,咱云城粮仓五十多年来,还没有空过一次,粮价肯定还要再涨下去,别说翻两番了,怕是最后翻个十倍都打不住。”村长是过来人,心头顿时大惊。他这急着下地穿鞋,带上姜丰年和杨田梅,又拿上铜锣,挨家挨户通知此事。在村长的劝告下,许多存粮不够吃的乡亲,都赶紧跑到城里买。云城变天了只是忙活了一天多,仍有大半的乡亲空手而归。没办法,即便是最便宜的杂米,现下价钱也涨了倍。乡亲们大多手头紧巴,实在负担不起,只能裹着粗衣烂袄,坐在粮铺门口叹气。村长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便号召大家一起想法子。“自家买不起的,就找亲戚们借。”“米面买不起,就去买红薯还有其他干粮。”“除了干粮之外,但凡能饱肚子的,能囤咱也可以囤。”村长站在学堂前,急得褶子都多了不少:“粮价一涨,其他吃食必定跟着涨,大伙别心疼银钱,趁着现在还能买到些肉菜,只要耐放的,就都可以买。”“实在不行,就拿东西去当铺换点银子,好歹先把这冬天熬过去再说。”杨田梅也跟着道。听着这话,好多乡亲已经后悔。早知秋收后就多留些自家粮,何苦为了多赚那半两、一两的,闹得现在无粮可吃。不过光后悔没啥用了,大伙都听着村长的话,到处想法子去换红薯,还有能久存的菜。一些妇人也忍痛割爱,拿出仅有的一两件首饰,试着换上二三十斤杂米。不过一个村子这么大,总有些不知死活的。“粮价涨成这样,还把银子都拿去买粮,疯了?”姜老太太站在门口,手里的拐棍都快敲烂了。“蠢货啊蠢货,庄稼户学啥城里人赶热闹买粮?是嫌银子多了不成!咱云城的粮价向来稳着,用不了几日,府衙肯定出手,会把粮价降下来,你们这些天杀的败家子啊!”她满脸狰狞地狂喷唾沫星。姜大海一听,这便一把夺回赵氏手里的十两。“娘是过来人,听娘的!”自打得知三房盖了新房,姜大海就嫉妒得在家直跳脚。现下听说是丰年去提醒的村长,他更是烦得牙根痒痒,绝不许赵氏听他们的。“三房穷惯了,带着村长一起瞎闹,你跟着犯什么彪病!”姜大海斜着眼睛,狠狠瞪了赵氏:“咱家咋说也是村里最富裕的,饿死谁都饿不死咱,再说家里还有三十斤苞米面,和十几斤大米呢!”知道有人油盐不进,村长也不愿再去多管。反正该说的他已经说了,嘴皮子都磨破了,若是还有人不听,那便是他们自己活该了。傍晚,小糯宝躺在炕头挠脚,顺便倒腾出几尾鳜鱼、两筐瓜果,还有三四只大鹅来。她知道,要不了多久,城里便会从缺粮,发展成粮油菜肉都很缺。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也得给全家的吃食打点好了,不能让家人跟着这场乱子亏嘴。片刻后,冯氏正好去后院喂鸡鸭。她才刚一靠近鸡圈,就见圈里不知何时,竟多出来几只大白鹅来。大鹅一个个还正张着翅膀,对着鸭脑袋下嘴直叨呢!冯氏赶紧摸摸胸口,跑过去给它们分开,堪堪保住了家里下蛋的母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