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就像连景说的那样三天不见,陈平的发缝又向外扩展了一些。
看来连景说的都是真的,那不是挑衅,那是真诚的劝诫啊。
连景真是好心人。
陈平还未完全入座,便感觉到了方逾棋的目光徘徊在自己的头顶上,这让他有些坐立不安。
难道自己又秃了?
陈凭坐下后没多久,就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手机摄像头照了照自己。
应该还好吧?
在众见习实验员或是忐忑、或是自信的等待之中,郑成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里。郑成身上的气势比先前更加凌厉了,就好像在出现之前同谁大吵了一架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不敢轻易说话。
“今天是见习实验员考核的日子,为了公平、公正、客观,会有各个项目的中级、高级实验员同大家打分。”
在郑成说话间,他们这间会议室后方,有不少中级实验员拿着椅子走了进来。在这些中级实验员的后面,还有两位胸牌不同颜色的实验员。
那些中级实验员对这两位实验员的态度很恭敬,显然这两位就是郑成口中说的高级实验员。
这些人都坐在了见习实验员的身后。
连景偏头看了一眼,在这些的中级实验员里,连景还看到了那天在食堂吵架的女实验员,倒是尹新城没在里面。
“各组长上来抽取汇报顺序。”
他们这些见习实验员共分为15组,连景作为组长上台抽取汇报顺序,他一如既往地非酋,抽到的序号是“15”。
“你这运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厉害了。”
对于他们这次考核来说,汇报顺序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并不知道其他小组的优化方向和进度,越早上台陈述,便越新鲜。
张正跟着连景回到座位上后,目光扫过连景的号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你这号码有意思,刚好就在陈平的后面。”
陈平看起来运气也不行啊。
连景坐在座位上,在这一刻倒是心理平衡了不少。
他坐在座位上听着这些见习实验员的报告。
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见习实验员不愧是华制从那么多人才中挑选出来的。他们的汇报内容让人耳目一新,即便研究方向有所重合,也依旧会有自己的亮点。就连张正,他们小组在电路设计中同连景是不同的方向,但从整体的数据和研究方向来看,他们提出的动态电压频率调整也是可圈可点。
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太过短暂,张正他们并没有将它完善到极致。至少从他的角度看,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小点。
但这并不影响张正他们小组的创新。
从郑成的表情来看,他对张正他们小组的优化方向也很满意。
连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很多建议,他看着上面一行又一行的文字不由思考起来,怎么他的[物理半导体方向灵感buff]还没有被触发?
是因为他现在的能力还达不到被触发的标准吗?
连景欲哭无泪。
直到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半导体上还只是个菜鸡。能在华制四海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员,基本上都是跨领域发展。
连景低头整理着笔记,没过多久,便轮到陈平上台做报告了,让连景没有想到的是,他进行的也是14nm芯片算法的报告。
当“14nm”这个关键词一出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陈平的身上,连景能清楚地听到底下的吸气声。
他们都没有想到陈平竟然将改良算法用在了14nm芯片模型上。
就连一旁的张正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没忍住瞥了一眼连景,想要看看连景的神情。要知道陈平和连景都是算法方向。
有陈平的珠玉在前,连景的算法如果没有任何创新点的话,他的分数应该会比其他小组都要低。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连景在此刻竟然饶有兴趣地撑起脑袋,看向了陈平的报告。
他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便知道陈平是通过精确建模和算法优化,从而平衡芯片的延迟、功耗和面积。
陈平很满意底下众人的反应,他憋了这么久,就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样想着,陈平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视了一眼连景。
“下面我来阐述一下我的思路。”
同连景他们小组各自对自己负责的内容进行阐述不同的是,陈平大包大揽,将所有的内容一一陈述下来。他的两个组员站在他的旁边,就好像只是他的挂件。
对于对手的内容,连景一直听得很认真。
陈平他应该做了充足的准备,他的内容甚至还包含一些微电子学。但是……连景皱了皱眉,他敏锐地感觉到了陈平的数据有点问题。
他用的14nm的模型应该还是28nm芯片的提权算法,这使得他的数据在这个模型中显得极为优秀。但这样的话,它作用在实际生产效果中时,会产生严重的误差。
除此之外,他的布局布线算法也没有同14nm的寄生参数模型产生互动。也因此,他这样的算法甚至会加剧串扰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