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巨额陪嫁的蝴蝶效应
就如同朱大钊和严女官提醒的那样,永宁公主的第一个访客,就是凯瑟琳·德·美第奇。
一身黑色丧服的凯瑟琳·德·美第奇,面带三分对亡夫爱子的怀念和哀戚,语透七分对朱大钊和永宁的祝福,周到体贴,无人能出其右,还送了永宁公主一套非常华贵的红宝石首饰套装作为见面礼。
换了其他人,就是不倾向她,至少也会留下个好印象。
可惜,永宁公主不是其他人。
永宁公主比任何人都清楚,宫廷之中,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所有的体贴和周到,背後都有价码,就等着在未来的某一天支付。
这是她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凯瑟琳是已故国王的寡母,又是朱大钊的亲外祖母,只要她不犯错,哪怕她什麽都不做,朱大钊也会奉养她。偏偏凯瑟琳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
低声下气,必有所求。
而永宁公主能想到的,就是摄政权。
权力能换来财富,更能换来别人的恭敬顺从,最好的例子,就是冯保。
永宁公主绝对不会忘记冯保在她的母亲李太後面前的模样,也绝对不会忘记自己的皇兄怕这个家夥怕得要死,更不会忘记这个家夥毁了她的第一次婚姻!
永宁公主有多恨冯保,现在就有多排斥凯瑟琳。
因为她知道,凯瑟琳想要的,其实跟冯保没什麽两样。
只是表面上,永宁公主什麽表示都没有。她只是淡淡地吩咐女官把凯瑟琳送的首饰压箱底。
这便足够了。
东方宫廷跟西方宫廷最大的差别就是如此。东方宫廷之中,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开口。
凯瑟琳不知道这个,还以为自己送了名贵的礼物给永宁,就是不能立刻博取对方的欢心,至少也能留下个好印象。
她开始为下一步准备。
凯瑟琳很清楚,贵族们不会允许她再次获得摄政大权,而她需要的,就是让永宁这位远道而来的大明公主知道,法兰西贵族非常排外,如果永宁想要在法兰西宫廷里站稳脚跟,就必须依赖她。
问题是,永宁根本就不接她的茬。
很多年後,凯瑟琳才知道,大明宫廷的宫妃们过得有多艰难。而见多了大明宫妃们的生活,永宁根本就不觉得法兰西宫廷有多不友好。
法兰西宫廷会逼迫王後为国王殉葬吗?
当然不会。
可是在大明宫廷,宫妃们假如没有子女傍身,很大的可能会沦为朝天女。即便是堂堂皇後,在丈夫死後也有可能下场凄惨。
比起跟囚笼没有什麽两样的大明宫廷,可以随意出入,甚至在丈夫死後可以养情人,只要不改嫁,基本不会被断了年金的法兰西宫廷,简直跟天堂没什麽两样!
至于尽量远离朝政,在永宁公主看来,这是妻子的本分。母亲有资格管教儿子,妻子却没有资格管教丈夫。妻子只有协助丈夫的义务。
协助从来就不是管教。
永宁很清楚这一点。比起权势,她更喜欢处理自己的财物。
大明公主丰厚的陪嫁是她们被骗婚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初永宁下嫁梁家的时候,皇室就按例为她准备了百万陪嫁。後来她被骗婚一事爆开,又远赴荷兰,出于对她的愧疚,李太後和她的哥哥万历皇帝又补了她价值百万的财货。
要知道,大明出産,即便是出口到朝鲜和东瀛依旧有十倍的出息,更不要说出口到西洋,即便是路上有损耗,又被管家婆联合太监贪污了好些,最後带到无忧宫的财物折合杜卡特金币依旧超过三千万。
跟永宁公主拥有的财産相比,朱厚烨赠予她的价值一百八十万先令的陪嫁金真心只能算毛毛雨——哪怕这笔款子每年能给她带来至少十万先令的收入。
朱翊铣跟弗朗索瓦结婚的时候,各国都没有感觉。
可是对永宁公主的嫁妆进行公证的时候,整个基督世界都震动了。梅菲尔公爵甚至跟洛林公爵咬耳朵:“就是法兰西王室也不及这位公主富有呢!”
洛林公爵也点头附和:“简直就跟陪嫁了一个王国没什麽两样!”
吉斯公爵道:“不是一个王国,而是至少七个王国。”
听到这句话的人都知道是什麽意思。
当年索伦家族就是花费了四十万古尔登金币买下勃兰登堡——价值跟四十万杜卡特金币相当——才跻身欧罗巴王室家庭行列,才有机会把家族姓氏改为霍亨索伦。
如果不是被荷兰吞并,霍亨索伦家族依旧是基督世界声名显赫的家族之一。
永宁公主从大明带来的财物,的确没有土地,但是以她的财力,绝对能买下一片跟勃兰登堡那样的土地——如果能买到的话——顺带雇佣下全部的瑞士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