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 第716章 纳瓦拉的亨利的婚约计划(第1页)

第716章 纳瓦拉的亨利的婚约计划(第1页)

第716章纳瓦拉的亨利的婚约计划

见识到永宁的政治才能,贵族们开始好奇她的宗教倾向。要知道,现在法兰西内战刚刚结束不到一年,王国境内的宗教冲突依旧非常尖锐。无论是天主教阵营还是新教阵营,都在憋着一股劲。

其中女贵族们更直接一些。她们关心永宁多久做一次弥撒,每个月在弥撒等宗教仪式上花费多少钱,以及对教义的理解等等看得见的问题。

特别是小玛格丽特,离婚官司结束後,她获得允许,留在宫廷,成为永宁的首席贵族侍女——这是她的出身决定的,并不意味着她就受重用。

小玛格丽特表现出了对宗教非同一般的狂热,她喜欢给永宁读福音书或者跟教义有关的小故事。

当然,按照罗马教廷宣布的教义,福音书也好丶小故事也罢都是拉丁文书写,小玛格丽特也只能用拉丁语朗读。因为教廷禁止把它们翻译成任何一国的文字。

问题在于,荷兰和法兰西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和法语。更不要说永宁才来到欧罗巴不久,法语只能应付日常用语,还很不规范,更不要说书写了。

她哪里来的那个天主教时间去掌握拉丁语?!

所以无论小玛格丽特每天读多久,永宁都当她在百灵鸟歌唱。

小玛格丽特很泄气,她只能跟永宁的告解神甫互相打气,然後继续努力。

男性贵族则更关心永宁对法兰西现状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规划。

就以波旁家族为例,波旁家族曾经一度分为三系,主系波旁公爵,支系蒙庞西埃伯爵系和旺多姆公爵系。

其中主系最後一位男嗣就是那位大女士法兰西的安妮的丈夫,这对夫妇唯一的女儿苏珊娜嫁给了支系的蒙庞西埃伯爵,为对方带去了波旁公国和波旁公爵的头衔。这位通过婚姻得到波旁公国的家夥,就是死在罗马城下的波旁公爵夏尔三世。

因为主支和蒙庞西埃支系双双绝嗣,最後的旺多姆支系得以将波旁家族的庞大産业收入囊中,一举成为法兰西最富有最有权势的家族。

旺多姆伯国虽然直到1513年才升为公国,但是这旺多姆伯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世纪。因为源远流长,旺多姆公爵才得以迎娶纳瓦拉女王胡安娜。

时隔几个世纪後,波旁家族的财富和领地再度在纳瓦拉的亨利身上聚拢,他不止拥有纳瓦拉王国,还拥有波旁公国丶旺多姆公国丶奥弗涅公国三个在法兰西境内颇具份量的公国,此外还拥有诸如蒙庞西埃伯爵丶弗瓦伯爵丶比戈尔伯爵丶阿马尼亚克伯爵丶佩里戈尔伯爵及贝亚恩子爵等诸多爵位。

当然,这些爵位都对应着相应的领地。

如此之多的领地,才是纳瓦拉的亨利是法兰西最富有最有权势的领主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波旁公国跟奥弗涅公国接壤,跟利摩日紧挨着,都位于法兰西腹地,战略地位显着不说,两个公国还互相守望互为犄角。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信仰新教的缘故,洛林家族就是联合所有的分支家主,都不可能跟纳瓦拉的亨利相抗衡。

也可以说,如果纳瓦拉的亨利选择继续进行宗教战争,那麽法兰西就不会太平,哪怕有朱厚烨做背书,哪怕朱大钊夫妇有荷兰无忧宫做後盾,法兰西也注定了分崩离析。

不过纳瓦拉的亨利也知道,自己已经是困兽之斗,因为新王室沿袭自荷兰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国策对新教徒们很有吸引力。

毕竟大部分新教徒,他们最初拿起武器,只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和信仰,希望自己不会因为举行自己的宗教仪式就遭遇屠杀。而荷兰的法律明显已经让这些新教徒们达成了自己的最初目的。

换成别人,也许会怀疑是否又是一场骗局。毕竟当年法兰西的瓦卢瓦王室就没少颁布类似的赦令。

可是荷兰不一样。荷兰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和平向国民和全世界证明,荷兰的宗教信仰自由国策,确实保证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丶犹太教徒乃至是无神论者和平共处。

明明白白的现实摆在新教徒面前,所以王室新法庭一做宣传,他们就回家去了。

他们愿意相信现在的王室。

永宁又通过了自己的离婚申请,纳瓦拉的亨利就越发没有发作的理由。

法兰西宫廷看似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纳瓦拉的亨利得到了国王之下最尊贵的位置,就如同当年的波旁公爵夏尔三世在弗朗索瓦一世的宫廷里一样。

跟弗朗索瓦一世不同的是,朱大钊和永宁夫妇从来不会做无端羞辱贵族的事,所以纳瓦拉的亨利在宫廷里十分惬意,他就跟花蝴蝶一样,不停地招惹宫廷里的那些女贵族,甚至招惹到了明国女官的头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