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 第740章 塔菲拉勒王国(第1页)

第740章 塔菲拉勒王国(第1页)

第740章塔菲拉勒王国

天主教阵营领袖和新教阵营领袖都保持了沉默。下面的贵族们当然是背地里嘀咕,在公开场合谈的全是升官发财。

不只是宫廷贵族,市民们在酒馆里谈的也是印度,是钱。至于宗教问题,市民们比贵族们更干脆——这是上面的大人物需要考虑的问题,他们只需要服从命令以及发财就好。

朱大钊和永宁读完相关调查报告,非常满意。

不过,印度丶苏伊士运河和联合王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跟当年的西域丶河西走廊和中原的关系。想要牢牢地把握住苏伊士运河,就必须经略印度,想印度的利益不旁落,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苏伊士运河。

只是要想疏通苏伊士运河,就必须打下西奈半岛。

这是有眼睛的人看到北非地图的第一反应。贵族和平民都摩拳擦掌,希望王室尽快组建军队开往北非,好让他们有机会建功立业。

也就是这个时候,塔菲拉勒王储朱大锋来到了凡尔赛。这位比朱大钊小了整整一轮的旁支王储踏入法兰西宫廷的第一时间,宫廷贵族们就注意到了他的不同。

贵族们是散漫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周去一次议会就是劳累,贵族们的日常通常是打猎和跳舞。至于欧罗巴各国的军队,除了荷兰王国这个奇葩,其他国家基本没有常备军概念,王室使用外国雇佣兵更是常态。所以军队的氛围就很不好,军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流氓丶混混丶酒鬼丶赌徒和恶棍的聚集场所。

即便朱大钊已经入主法兰西多年,因为法兰西内战的後遗症,也因为洛林家族和波旁家族依旧是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的领袖,使得他对军队的改革十分有限。

换而言之,现在的法兰西军队,也只有王家卫队和利摩日守军能拿得出手。

但是朱大锋则不同,因为他身上带着非常浓重的行伍气息,这种气息天然带着压倒·性·气场,让贵族们大老远就能注意到他,顺带保持安静。

朱大锋抵达法兰西宫廷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祖父朱厚烨,第二件事是来觐见自己的堂兄兼联合王国的国王,讨论塔菲拉勒王国和联合王国联手,经略北非事宜。

对于诸多宫廷女贵族的疑问,他也表现得十分耐心:

“……父亲当年能在北非站稳脚跟,跟塔菲拉勒绿洲有很大关系。因为整个非洲的北方就是辽阔的撒哈拉沙漠。有这座天然屏障,父亲不至于被西班牙人和奥斯曼人赶下海。却也因为撒哈拉沙漠,给王国的扩张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当年祖父重病的消息,父亲不是不想回来,母亲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可谁让当时西班牙人又跨越了海峡呢!

“……是的。刚开始的时候,王国拓展一直很不顺利,父亲和母亲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效果并不显着,只能以防御为主。

“……王国进入急速扩张状态,其一是因为父亲和母亲把王国的基础打得十分坚实;其二则是多亏了忠毅侯戚继光戚老将军。”

张居正当权的时候,戚继光孝敬了张居正不少好东西,所以张居正倒霉,戚继光也受了牵连,屡屡被打压。可巧塔菲拉勒这边缺少良将,弗朗索瓦就通过荷兰,向万历皇帝求助,花了一百万金币买下了戚继光和他的家眷。

戚继光抵达北非後,就帮塔菲拉勒王国训练了一支神兵,靠着这支从理念到训练方式都超越时代的军队,靠着荷兰的武器援助,塔菲拉勒王国进入迅速扩张阶段,仅仅十五年就把边境拓展到尼罗河畔。

玛丽故作无知地道:“天哪!我还以为,塔菲拉勒王国就是原来的葡萄牙在北非的殖民地呢!”

“不可能的。当年西班牙在我们手里吃了大亏,全国上下早就视我们为死敌。从我父亲抵达塔菲拉勒的那一天起,西班牙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就想俘虏我父亲,好扬眉吐气,顺带从我们家族敲下一大笔钱。老实说,有那麽一段时间,西班牙人甚至根本不打近在眼前的奥斯曼人,只一个劲儿地进攻我们修建的城寨。”

“天主呀~!那可真是太可怕了!”这回玛丽·德·美第奇是真的惊了,“他们难道忘记了自己身为教徒的天职吗?!”

朱大锋道:“我们没办法只能采取我们擅长的坚壁清野策略,用坚固且相互守望的城寨限制西班牙的军队。”

“这有用吗?”

“有用。华夏自古就擅长建城和守城。而且塔菲拉勒的西面就是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祖父和荷兰的援助源源不断地抵达塔菲拉勒。只要不让西班牙人突破防线,剩下的就只是战争。”

其实是有计划的屠杀。

只是这句话实在是太残忍,不适合放在贵妇人面前,朱大锋还是使用了战争一词。

不过该懂的人都懂。

就连永宁都没忍住:“那,西班牙人可有突破过防线?”

朱大钊道:“如果他们能做到的话,那麽现在就不会有塔菲拉勒王国。”又道:“难怪二叔甚至不惜跟父亲举债,还求到我们夫妇头上。”

永宁的第一桩婚姻跟冯保有关,而冯保丶张居正和戚继光都是一个阵营,如果没有永宁的亲笔信,万历那一言不合就不上朝的脾气,要捞出戚继光真的不是一般地难。

朱大锋道:“我们非常感谢堂嫂的帮助。”

永宁道:“我也是朱家的女儿。对我们家族有利的事,我当然义不容辞。我只是好奇,为什麽塔菲拉勒会对苏伊士运河感兴趣。”

朱大锋道:“因为我们缺粮。”

“缺粮?”

“是的。沙漠占据了非洲北部绝大部分面积,人们的生存自古依赖于绿洲。虽然王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净化海水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这些淡水实在是太珍贵了,不但成本高昂,数量也少,用来饮用还不够,更不要说灌溉。”

朱大钊道:“所以,你们需要尼罗河流域。”

“更准确地说,尼罗河沿岸五公里内的狭长地域。这里虽然自古以来就依赖着每年定期泛滥的尼罗河,土地肥沃,是非常重要的粮食産区。”朱大锋道,“当然,我们也需要苏伊士运河,因为只有苏伊士运河才能带给我们足有的关税,好让我们拿去买粮食。除非农业生産出现更新换代式的技术性·革·命,否则,尼罗河沿岸就是我们的国策。”

塔菲拉勒王国,成也撒哈拉沙漠,苦也撒哈拉沙漠。

其实朱大锋很向往曾经听说过的沙漠水稻技术,但是他更清楚,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技术改革也是要投入的,而这个投入,依旧不能绕过尼罗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