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救荒本草》吗?”
“您是说周定王?”朱君淮道。
“是啊。现在的大明,依旧有很多人把周定王视为笑话。可是在我看来,周定王是大明皇族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亲王。就是他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朱厚烨道,“大明开国时对学问太过崇拜,让腐儒钻了空子。腐儒们占尽便宜并排斥其他学问为杂学的时候,却忘记了华夏文明从来就不在他们的嘴皮上。他们的学说很多时候反而不如他们口中的杂学来得实用。
“大明宗亲是种子,被腐儒们摧残後进入沉睡的种子。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准备好沃土,等待他们生根发芽的那一天。”
朱君淮道:“曾祖父,您的期盼,我能理解。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哪怕您能再活十年,也未必能看到。
朱厚烨道:“我知道。但是我愿意赌一把。这六百馀户宗亲之中,只要再出一位周定王,就稳赚不赔;如果有三位,那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君淮,我知道你的身边一直有人嘀咕,就连你父母身边也有人念叨。我不担心你父亲,因为你母亲是真正的大明公主。却担心你。毕竟,谎话说上三千遍,也会成为真理。”
朱君淮道:“曾祖父,我没有您的魄力。哪怕在人工肥料上整整半个世纪没有进展,您都没有放弃。我,我做不到。”
朱厚烨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亨莉埃塔道:“陛下,我也非常好奇。为什麽人工肥料进展不顺利。”
朱厚烨道:“因为几乎整个西欧,从法兰西到英格兰再到爱尔兰,都散布着储量惊人的草炭矿。或者说,西欧诸国直接坐落在巨大的草炭矿上也不过分。”
而草炭矿,即便到了五百年後,依旧是公认的无污染无虫害的绿色肥料。
“就因为这样的理由?”
“就是因为这样的理由。”
朱厚烨非常肯定。
“我,我不明白。”
朱厚烨道:“在大明,如果停下对农业技术的相关研究,土地肥力时刻都在被消耗,随时都有可能粮食绝收导致动乱。而欧罗巴各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危机感。因为欧罗巴目前已知的草炭矿储量就超过两百万万磅,加上埃及发现有机磷肥矿和西大陆大豆的补充,欧罗巴可以在未来三百年里都不用愁肥料问题。”
欧罗巴实在是太安逸了,缺少紧迫感,所以在农业科技上缺乏动力。
朱君淮道:“既然不用愁,祖父为何还如此关心人工合成肥料?”
“自然资源总有被耗尽的一天。居安思危丶未雨绸缪才是合格的君王。”朱厚烨道,“而且伴随着王国的长治久安,人口会迅速增长。现有的农业産量总有一天会跟不上人口需要。君淮,你记得尼德兰在哈布斯堡家族手里的时候,人口多少吗?”
“整个尼德兰地区,三百万。整个德意志王国,加上波西米亚丶奥地利丶萨克森,人口超过两千四百万。”朱君淮已经知道朱厚烨想说什麽了,“父亲加冕为荷兰国王时,荷兰王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九千三百三十万。当时法兰西王国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
朱厚烨道:“从战乱走向稳定,国家势必会迎来一波人口暴涨。现在的联合王国还能从西大陆进口玉米丶土豆等粮食。可是假如将来王国人口暴涨到两个亿呢?三亿呢?更多呢?”
现在的联合王国,已经把西大陆中部,从五大湖到加勒比海岸辽阔的土地上开辟出了近百万顷农田,才供养得起荷兰王国近一个亿的人口。
现在诸国合并,哪怕不算英格兰,只要法兰西复制荷兰的路,迎来人口暴涨。那联合王国需要在新大陆至少再开辟上百万顷农田。
如果联合王国的人口继续暴涨,那西大陆是否有足够的农田供养整个联合王国?
亨莉埃塔道:“现在的联合王国,在欧罗巴和西大陆拥有广袤的领土,以後肯定会把非洲大部分土地乃至南亚都收入囊中。现在的联合王国依靠从西大陆输入农産品。假如西大陆的人口跟着暴涨,终有粮食供应无法跟上的一天。所以必须要尽快做准备,竭尽全力提高粮食的亩産量,为以後做准备。您的意思是这样吗?”
西大陆每年要输给荷兰数量惊人的粮食,同时意味着这片大陆的农业人口非常惊人。如果进行技术改革,如果不想办法控制人口,那麽西大陆总有无法负荷的一天。
农耕为主的社会,很容易造成人口暴涨。
这是必然。
朱厚烨道:“不错。”又道:“现在王国还能支持,但是未来很难说。我可不希望百年之後,联合王国因为粮食和饥荒走向分崩离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种可以预见的粮食危机,早一百年做准备都嫌迟。
朱武垚身边不做人的英格兰贵族实在是太多了。这种有毒的思想又很容易蔓延。
朱厚烨不仅要注意孙子身边,还必须为曾孙打好预防针。
“君淮,民以食为天,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