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蝉鸣时再见 > 开学考(第4页)

开学考(第4页)

试卷发下来的瞬间,她先扫了一眼压轴题——

果然是一道结合了导数和几何意义的综合题。她唇角微扬,翻回第一页开始答题。

选择题她做得很快,笔尖在答题卡上点出清脆的声响。

填空题的最後一题需要构造函数模型,她停顿了三秒,在草稿纸上画了条简略的曲线,随即写下转换步骤。

大题部分,她的推导过程简洁而严谨,重要步骤用笔稍重,墨色比其他地方深一些。

写到第三问时,监考老师经过她身边,目光在她的解题过程上停留了两秒,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最後十五分钟,她重新检查了一遍所有计算。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答题卡上,导数图像的切线斜率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

铃声响起,林衔月合上笔帽,轻轻舒了口气。

走廊上已经喧闹起来,周昭阳正拉着沈槐序争论最後一题的答案,声音忽高忽低。

林衔月走出考场,初秋的风迎面拂来,带着桂花若有若无的香气。

她擡头看了看天空——湛蓝如洗,一丝云也没有,像刚被擦净的黑板。

远处,阮听枝靠在香樟树下,手里转着一支铅笔。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白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衔月走过去时,一片金黄的叶子正好落在她肩上。

"考得怎麽样?"阮听枝问,声音很轻。

林衔月伸手拂去肩上的落叶,唇角微扬:"还行。"

她们并肩走向食堂,影子在阳光下叠在一起,又被风吹散。

番茄汤的热气在空气中扭曲成模糊的弧线,林衔月盯着碗里漂浮的葱花,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的夏天——

温叙白把冰镇汽水贴在她发烫的耳尖上,钢笔墨水的薄荷味混着钢琴漆面的松木香。

"校庆文艺汇演报名表!"

周昭阳突然把手机屏幕怼到她眼前,"我们宿舍出个节目吧?"

她的指甲油是星空蓝的,在屏幕反光里像几颗小行星。

沈槐序的筷子停在半空,筷尖沾着的米粒将落未落:"根据过去五年数据——"

"弦乐四重奏。"阮听枝的声音像琴弓擦过A弦。

她倾身时,齿轮吊坠从衣领滑出,在食堂顶灯下划出一道银弧,"需要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三双眼睛的注视让林衔月的汤勺撞在碗沿上。

"我小学学过两年大提琴。"

陶瓷的清脆馀韵里,她右手虎口突然泛起记忆中的酸痛——

温叙白总笑她按弦时"像在给大提琴号脉"。

"我会小提琴!"周昭阳举起左手,腕骨内侧有道浅浅的茧——

琴弓留下的印记,"从六岁学到初二,考完十级就荒废了。"她的筷子在餐盘上敲出一串颤音,是《流浪者之歌》的片段。

阮听枝的睫毛在灯光下投出细密的阴影:"我九岁开始学琴。"

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齿轮吊坠的齿纹,"这把琴是祖父用老钟表的发条改的琴轴。"

沈槐序推了推眼镜:"中提琴。学了四年零七个月。"

她解开袖扣,露出手腕内侧的淡色压痕——

那是琴颈长期抵在同一个位置留下的,"琴箱里贴着函数图像。"

林衔月望着汤碗里自己的倒影。

十二岁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温叙白把铜鹰徽章别在她琴谱上,说"江雪簌,等我们上高中就组真正的四重奏"。

而现在,阳光透过食堂的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四道并排的光带——像琴弦,也像命运早准备好的谱线。

"要试试德沃夏克的《美国》吗?"阮听枝突然问,"第二乐章,慢板。"

周昭阳的叉子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升F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