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偶遇
2月18日下午三点二十分,林衔月推开「旧时光」书店的玻璃门,黄铜风铃在头顶清脆地碰撞出声。
初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地切进室内,将木质书架分割成明暗交错的几何块。
空气中浮动着纸张的油墨味和咖啡机的蒸汽声,偶尔夹杂着翻页的沙沙响。
她踩着吱呀作响的松木地板走向自然科学区,指尖掠过一排排书脊——
《量子力学导论》《宇宙的琴弦》《彗星年鉴》——最後停在一本靛蓝色封面的《天体物理简史》上。
书脊贴着「新到货」的烫金标签,在阳光下微微反光。
就在她的指尖即将碰到书脊时,另一只白皙的手从书架另一侧同时搭了上来。
"啊,抱歉。"
声音很轻,却像大提琴最低音的弦振,带着某种令人舒适的共振频率。
林衔月转头,看见一个扎着低马尾的女生。
对方穿着浅灰色针织开衫,内搭的白色衬衫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质弯月胸针。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虹膜呈现出罕见的灰褐色,像是掺了金粉的砚台墨。
女生迅速缩回手,针织袖口滑落时露出手腕内侧一个极淡的金牛座纹身。
"你先看吧。"她後退半步,唇角扬起一个让人联想到图书馆午後阳光的微笑,"我其实是想找旁边的《星轨摄影指南》。"
林衔月注意到她说话时有个小习惯——右手会无意识地摩挲左手的指节,像是虚拟按弦的动作。
这个细节突然激活了她的记忆:"江浸月?"
女生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灰褐色眼睛微微睁大。
她脖颈间的银链随着转头的动作晃动,月牙坠子划过一道弧光:"你是。。。林衔月?去年青少年音乐节的。。。"
"四重奏比赛。"林衔月接过话,意外发现自己还记得对方谢幕时的鞠躬角度——15度,精确得像是用量角器比划过。
风铃又响了一声。
两人之间的书架上,《天体物理简史》的烫金标题在阳光里闪烁,像某种隐秘的暗号。
书店角落的咖啡区被设计成复古车厢的样式,弧形卡座铺着墨绿色丝绒,铜制小桌上方悬着一盏仿煤气灯。
江浸月捧着焦糖玛奇朵坐在窗边,杯沿的奶油泡沫沾了一点在她指尖,她却浑然不觉,正用另一只手在手机相册里快速滑动。
"找到了。"她将屏幕转向林衔月,"去年决赛的合影。"
照片里四个穿星空蓝礼服的少年少女站在聚光灯下,最右侧的江浸月抱着大提琴,琴颈斜倚在肩头,像持着一柄优雅的武器。
她左侧站着穿燕尾服的苏见星。
小提琴抵在下颌,琴弓却调皮地指向镜头;中间是环抱中提琴的叶疏桐和握着小提琴弓的周晏清,四人背後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星云旋转的投影。
"叶疏桐总说这张照片像星际旅行团的宣传照。"
江浸月用指尖放大照片某处,林衔月看到大提琴琴箱侧面贴着一张便签纸,上面手写着「D弦不准!」四个潦草大字。
"比赛前五分钟我突然发现弦轴打滑,苏见星当场拆了钢笔弹簧给我做临时固定器。"
她转动左手腕,露出内侧那个淡得几乎看不清的纹身,"这个也是那时候纹的——
他们三个分别是天蝎丶天秤和双子。"
阳光透过菱形窗格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林衔月注意到她叙述时有个奇特的语言节奏。
每说到专业术语会无意识地放慢语速,像在琴谱上标注弓法:"第二乐章那段solo原本是常规拨弦,但苏见星坚持要改成泛音滑奏。
她说德沃夏克在写《美国》四重奏时见过尼亚加拉大瀑布,所以。。。"
"所以用泛音模拟水雾折射阳光的效果。"
林衔月突然接话,红茶的热气在她眼前氤氲开,"升F到降B的滑音像彩虹突然破碎。"
江浸月的咖啡勺"叮"地撞在杯壁上。
她眼睛亮起来的样子让林衔月想起天文馆里被点亮的星座仪:"你居然记得这个细节!当时评委席只有陈教授听出来了。。。"
她突然压低声音模仿老人严肃的语调:"'年轻人不要总想着制造噱头,星尘组的滑音简直像银河系在漏电'。"
两人同时笑出声。
林衔月发现江浸月笑的时候会先抿一下嘴唇,仿佛在克制某种过于灿烂的情绪,这个习惯让她的笑容呈现出奇特的层次感——
先是眼角微微弯起,然後鼻梁皱起细小的纹路,最後才轮到嘴角上扬,整个过程像慢放的昙花绽放。
"现在只剩我和苏见星还在普通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