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蝉鸣时再见 > 双星并耀(第4页)

双星并耀(第4页)

後面附了张照片——他站在图书馆天文台门口,手里拿着那本《宋代司法档案汇编》。

林枫妍凑过来看,突然笑出声:"你家那位就这麽想吸引注意?"

林衔月正要反驳,广播响起:"请选手返回赛场。"

圆形会场中央,三十把红木椅围成辩论圈。

林衔月抽到的辩题是:「从《盐铁论》看西汉经济政策的儒法之争」。

"7号选手,请阐述你的观点。"

她站起身,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话筒传递时,她注意到自己的掌心居然没有出汗——这很奇怪,往常在衆人面前发言总会紧张。

"《盐铁论》第四十二章记载的贤良文学言论。。。"

她的声音在会场里清晰回荡,"表面是崇儒抑法,实则暗含桑弘羊'民不可与虑始'的法家思维。。。"

评委席上,那位星大教授微微前倾身体。

林衔月突然想起上周特训时,沈栖迟在古籍室说过的话:"辩论不是表演,是把对方拉进你的思维迷宫。"

她调整呼吸,指向投影屏上的《盐铁论》选段:"请看这段'示民以利'的论述,与《韩非子·五蠹》的表述方式惊人相似。。。"

二十分钟的陈述如行云流水。

当林衔月坐下时,林枫妍在对面偷偷竖起大拇指,唇语道:"完美!"

防尘罩再次揭开时,林衔月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永乐大典》残卷比她想象中还要珍贵,纸页边缘的虫蛀痕迹都透着历史的气息。

"请指出本页三处校勘错误并还原史料源头。"

沙漏倒转,细沙开始流淌。

林衔月先整体扫视文献,目光如雷达般掠过每一行字。

某个瞬间,她想起许昭年悄悄展示的那篇《考古学报》论文,想起林枫妍发现的笔顺特征,想起沈栖迟便签上提示的《宋刑统》对照点。。。

但最终,是她自己的手指停在了第七行那个奇怪的"礼"字上。

放大镜下的细节逐渐清晰:这个缺笔的"礼",与她在南图见过的永乐元年诏书原件如出一辙;但同一页的"国"字写法,却与国子监标准本有明显差异。。。

"时间到!"

林衔月放下笔,发现答题纸上已经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

交卷时,她注意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抖——不是紧张,而是某种接近兴奋的战栗。

18:00|颁奖典礼

夕阳再次透过彩绘玻璃,这次将整个颁奖台染成了金色。

当北大教授宣布"南江一中,林衔月"时,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奖杯比想象中沉得多。

林衔月低头看底座上刻的字:「最佳文献校勘奖」,旁边还标注着她发现的三处校勘点坐标。

"星寰文学院需要这样的眼睛。"教授将证书递给她时轻声说,"期待九月相见。"

林枫妍在台下跳起来欢呼,鱼骨辫在空中划出欢快的弧线。

许昭年站在角落,难得地露出微笑。

而更远处,古籍部门口的石阶上,沈栖迟正倚着廊柱,手里那本《宋代司法档案汇编》在夕阳中泛着温暖的光。

林衔月抱紧奖杯,突然明白那种战栗从何而来——

这是独属于文科生的战场,而今天,她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星辰。

暮色四合,老门东的青石板路上还残留着白日的馀温。

林衔月抱着奖杯走在最前面,奖杯底座上刻着的校勘坐标在路灯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林枫妍蹦跳着跟在一旁,鱼骨辫已经有些松散,发梢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我说什麽来着?"

林枫妍突然转身,倒退着走路,手指点着林衔月怀里的奖杯,"我们林大学霸出手,哪有拿不下的比赛?"

夜风拂过,带着秦淮河特有的水汽。

林衔月刚要说话,身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许昭年拎着两袋糖炒栗子追上来,黑框眼镜上蒙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趁热吃。"他喘着气递过纸袋,"刚出锅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