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295
最下方用铅笔写着极小的一行字:
「β-307窗口视野角62°
可观测北辰激光实验」
午休铃响起时,林枫妍已经拆了床板,正用六角扳手调整某种精密支架。
周予安抱着经济学教材缩在上铺,听着下铺传来的金属碰撞声,突然觉得四年宿舍生活可能会很精彩。
窗外,量子实验楼顶的激光器突然射出一道绿光,在天幕上画出清晰的光路。
林枫妍停下动作,从枕下摸出手机拍了张照,微信发给林衔月:
「程砚知这个白痴
激光波长又调错了」
配图里,那道绿光恰好穿过猎户座腰带三星,在云层上投出模糊的光斑。
程砚知的白大褂衣角扫过赤道仪支架,带起一阵细微的气流。
他俯身调整目镜焦距时,镜片反射的冷光在天文台圆顶内划出一道蓝色轨迹。
观测室里弥漫着防潮剂和咖啡的苦涩气味,超级计算机的散热扇发出规律的白噪音。
"这颗螺丝要滑牙了。"
沈槐序的声音突然从背後传来。
她不知何时出现在阶梯上,金丝眼镜链垂在肩头,手里拿着程砚知半小时前找不到的1。5mm内六角扳手。
扳手尖端还沾着新鲜的绝缘膏,显然刚从某台精密仪器上拆下来。
程砚知接过工具,手指在赤道仪螺栓上试探性地拧了半圈。
金属摩擦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像是老旧的星座仪在抗议。
"英仙座流星雨的数据还有2。7%的偏差。"他指向显示屏上的波形图,"大气折射模型需要重新校准。"
沈槐序没有回答。
她正盯着实时监控屏——燕京国立音乐学院的报到大厅里,阮听枝穿着墨绿色旗袍,正艰难地把大提琴箱往寄存处推。
镜头焦距突然自动调整,放大到她腕间的手链:十二颗小行星造型的银珠,每颗都刻着黄道十二宫的符号。
"星大法学院今天注册。"沈槐序突然说,"你不去?"
程砚知调整CCD相机的曝光参数,液晶屏上浮现出模糊的星团影像。
"听枝去了。"他指向另一个监控画面,林衔月正站在法学院红榜前,脖颈间的蓝宝石项链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而且林枫妍。。。"
话音未落,老式针式打印机突然疯狂吐纸。
沈槐序撕下打印件,纸面上满是噪点的图像正在缓慢清晰:这是国际空间站刚传回的英仙座流星尘埃分布图。
"误差1。83%。"她将图纸贴在灯光板上,红色标记笔圈出几个异常点,"和沈栖迟去年在《天体物理期刊》上发表的预测模型基本吻合。"
程砚知走到资料柜前,金属柜门拉开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第三格抽屉里整齐码放着泛黄的观测记录,最上面那本标记着「2022英仙座流星雨——沈栖迟原始数据」。
他翻开折角的那页,指尖停在某个复杂的公式上,墨水已经有些晕染。
"这个非线性项。。。"
"就是偏差来源。"沈槐序已经站在他身後,呼吸间带着薄荷糖的凉意,"当年他用的是简化模型,但实际存在量子隧穿效应。"
她突然抽走记录本,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U盘插进电脑,"我重写了算法。"
屏幕上跳出三维模拟图:数以万计的流星体碎片在地球磁场中划出螺旋轨迹,像一场微观世界的银河旋臂。
程砚知推了推眼镜,镜片後的眼睛微微睁大——
某些轨迹呈现出奇特的量子纠缠态,两团尘埃云即便相隔万里也会同步闪烁。
天文台的老式挂钟敲响三点。
沈槐序取下U盘时,金属外壳上β-307的刻痕在灯光下一闪而过。
"今晚八点激光测距实验。"她将U盘抛给程砚知,"记得把波长调到532nm,林枫妍要在星大宿舍窗口观测。"
程砚知接住U盘,掌心触到某个凸起。翻转过来看,底部刻着极小的字:
「当两条世界线相交
答案在《时间简史》第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