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衔月看见其中蓝色光斑正好落在自己左手腕的β符号上,而红色光点覆盖着沈栖迟无名指的戒痕——
像两个离散的量子态,终于在观测中坍缩成确定的纠缠。
天窗的日照角度精确到分毫不差,让正午的光束穿透林衔月胸前的星轨胸针,在最终判决书上投下移动的光斑。
那枚用卫星合金打造的胸针,此刻正将光线折射成七个光谱,随着她呼吸的起伏,在纸面上流淌出β符号的轮廓。
首席法官宣读裁决的声音被穹顶的声学系统放大。
每个音节都像经过法律条文校准般精确:"。。。。。。依据《算法伦理公约》第37条补充条款,所有AI司法系统必须保留人工覆核权限。。。。。。"
沈栖迟在被告席转动钢笔——
那支高一收到的礼物,笔夹上的北斗七星已经磨得发亮。
他手指的动作形成一个特殊频率,林衔月立刻认出这是他们高二自创的密码:"我保留反对意见但尊重裁决"。
突然,他身後的全息屏自主啓动,实时渲染的星图铺满整个会场穹顶。
天秤座β星的位置正在生成新的光点,标注显示这是双方刚达成的补充条款——
一个用ech量子算法与北辰法律框架共同构建的"伦理轨道"。
"请允许我演示最终协议。"
沈栖迟的声音带着电流般的震颤。
他解开西装纽扣,内衬口袋露出钛合金卡片的一角——
与林衔月今晨收到的数据密钥显然是配对设备。
当两张卡片同时接触判决书,纸面上的文字突然浮起,重组为三维的法律框架模型。
每条法规旁边都悬浮着对应的物理公式。
而连接两者的,是林衔月高中作文里的关键句段,像星辰间的引力线般交织缠绕。
林衔月低头翻开法案终稿第37页,页脚的磁性油墨正对紫外线産生反应——
显现出当年沈栖迟在她物理错题本上画的轨道修正图。
只是这次,原本离散的两条轨迹在天秤座β星的位置交汇。
会场突然暗了下来。
智能照明系统自动切换为星空模式,无数光点在穹顶组成天秤座的全息投影。
而β星的位置,正对着沈栖迟向她伸出的手——
他掌心里躺着一枚融合芯片,金属表面蚀刻着细密的纹路:一侧是《刑法》第237条的摩斯密码,另一侧是量子比特编码的电磁场方程。
阳光穿透芯片的瞬间,地面上投下的影子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两个纠缠的β符号。
"根据最终协议第37。1项。"首席法官的锤音落下,"请双方代表完成生物特征绑定。"
林衔月将拇指按在芯片表面,指纹识别区立刻亮起蓝光。
沈栖迟随後覆上自己的手掌,他的无名指戒痕恰好覆盖在她的拇指指纹上——
那个高三被高温线圈烫出的圆形疤痕,此刻正压在芯片核心的β符号上。
绑定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会场所有屏幕同时显示出一段加密录像——
高一(3)班监控拍下的画面:16岁的沈栖迟正往林衔月课桌里塞磁粉盒,而少女在低头写物理作业。
马尾辫上别着的星星发卡,正是现在这枚星轨胸针的前身。
录像右下角的时间戳开始倒流:
2023。。。2022。。。2021。。。最终定格在**2020。9。1
07:28,下方浮现一行手写体:
"当法律遇见物理,我们发明了第三种语言。"
天窗透入的光束突然增强。
林衔月看见自己的影子与沈栖迟的在判决书上交叠。
两人手中芯片的投影正好填补了当年文理分科表上被撕毁的缺口——
那里曾经写着他们真正想报考的专业,而现在,终将成为正在生效的新宇宙法则。
"这不再是一场审判,而是我们十六岁时就开始编写的,最漫长的实验报告。"
——芯片激活时自动生成的协议备注
"我们终于在这场长达十年的实验里,观测到了法律与物理的量子纠缠态。"
——沈栖迟写在最终协议备忘录上的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