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栖迟接过火石,擦亮的瞬间,灯芯绽出暖黄的光晕。
火光跳动时,灯盏内壁显现出隐藏的诗句:「灯映千年水,人约百年期」。
老师傅抚须轻笑:「祖传的巧思——热度达到婚宴人数时,诗句才会显现。」
工坊角落的铜壶突然咕嘟作响,水汽在晨光中蒸腾出桂花香。
程砚知从瑞士寄来的怀表恰被无人机送达。
胡桃木表盒里铺着深蓝丝绒,怀表打开时响起《茉莉花》的旋律。
表盖内壁用微雕技术刻着明日婚礼流程,时针指向「亲迎」时,表盘会浮现出秦淮画舫的图案。
「让瑞士匠人改了七稿,」附卡写着,「总算把东方韵味刻进西洋机芯。」
窗外忽然飘来清越的丝竹声。
三艘画舫正泊在工坊外的河面,乐师们调试着琵琶弦索,笛声伴着水波轻轻荡漾。
老琴师忽然奏起《凤求凰》,旋律穿过窗棂,惊起梁上栖息的燕子。
沈栖迟注意到乐谱架旁搁着本泛黄的工尺谱,扉页写着「民国十六年林沈联姻用谱」。
无人机群如候鸟般掠过河面,撒下的彩纸变成花瓣状。
其中一片落在未完工的灯笼骨架上,竟是用糯米纸制成的请柬,遇水显出「文德桥畔,恭候驾临」的字样。
老师傅笑着指向河面:「瞧,这些彩纸落到水里就变成了荷花灯。」
工坊深处的染缸正咕嘟冒着热气。
青年学徒搅动着茜草染液,绢纱在液中舒展成晚霞色。
「新娘子点名要的『秦淮落日红』,」老师傅抽出染好的纱料对着光,「掺了石榴汁和朱砂,日光下显金红,烛光里变胭脂。」
布料摆动时,隐约可见暗纹组成的桂花图案。
沈栖迟走到最大的那盏主灯前。
这盏六角宫灯用的紫檀木框架,每面绢纱都绘着秦淮盛景:桃叶渡的初遇丶夫子庙的元宵灯会丶玄武湖的泛舟。
当他在灯下转身时,灯光突然在墙面投出惊喜——
灯内竟藏着巧妙的镜片装置,将他的身影与绢画融为一体,仿佛漫步在旧日时光里。
「还有个压箱底的宝贝,」老师傅从樟木箱请出盏走马灯。
灯面用十二幅细绢描绘着二十四节气的婚俗,转动时出现「春分踏青丶秋分合卺」的生动场景。
「灯油用的是并蒂莲籽榨的油,」他添油时轻声说,「老话讲,能照见三世姻缘。」
河面忽然传来孩童的嬉笑声。
几只小舟载着灯会学徒划过,他们正在试放新扎的鱼灯。
鲤鱼灯在水面游动时,龙睛突然亮起,吐出串泡泡状的迷你灯笼。
有个调皮学徒朝工坊掷来莲蓬,剥开发现莲子排成心形。
当时近正午,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工作台上。
沈栖迟发现台面刻着历代灯会传承人的名字,最新一行空位等着明日添上「林衔月」三字。
刻痕旁搁着整套雕刀,刀柄缠着红绸——这是老师傅准备的新婚贺礼。
最後检查灯组时,九十九盏灯笼突然同时亮起。
暖光透过各色绢纱,在墙面投出绚烂的光斑,仿佛将整条墨汀河的灯火都浓缩在这方工坊之中。
老师傅点燃水烟袋,烟雾在光柱中缓缓上升:「明日这些灯啊,会让千年墨汀都为你们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