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171章姚新泉摇了摇头没……
姚新泉摇了摇头没急着说话,她的目光看向了角落里的一张小工作台,台面上摆着几双带有民族特色的鞋子。
这些鞋子颜色鲜艳,鞋面上绣着复杂的花纹,有些还缀着小铃铛或是彩色的珠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正坐在台前,用一把小锥子在皮革上钻孔,然後穿入彩色的丝线,绣出传统的几何图案。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针都精准无误,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旁边的篮子里放着几双已经做好的民族鞋,鞋尖微微上翘,鞋帮上绣着红黄相间的花纹,鞋底则用厚实的牛皮制成,既美观又实用。不过显然着并不是厂里的拳头産品,负责的工人也没几个。
姚新泉忍不住凑过去看老人家工作,对方也只是擡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姚新泉不以为意,她的目光落在架子上的一顶帽子上,目光这便顿住了。
“可以给我看一下那顶帽子吗?”姚新泉用哈语说的,几人像是没想到她会一样都看向了她,那名工人擡头又看了她一眼,到底还是把帽子随手递给她。
这是一顶哈萨克族手工皮帽,一看便知道制作的人一定是很用心去做了。
帽身选用的是上等的黑色羊羔皮,鞣制得非常柔软,触感如丝绸一般,那绒毛更是让人不自觉地轻抚,手感可真好啊!
帽子内衬是深红色的细绒,摸上去也是柔软亲肤的面料,边缘是用金线进行锁边的,针脚细密得几乎不见痕迹,也不会被粗糙的金线磨到皮肤。
帽檐宽而挺括,向外翻卷的部分被缝制了一圈雪白的狐狸毛,狐狸毛的光泽度非常好,跟珍珠一样泛着柔光。
帽顶高耸,形似草原上的毡房,通体包裹着墨绿色的锦缎,缎面上是用金丝和彩线绣满的繁复的藤蔓花纹,线劈得很细,针脚更是非常细密。
灯光下那金线似乎就跟繁星一样会发光,近观又觉得纹理分明,整体做工华贵又庄重。
当然了,最最夺目的莫过于帽顶中央那支修长的金雕翎羽,羽杆笔直,羽片在灯光下流转着金铜色的光,显得神秘又特别。帽侧垂下两条细长的貂尾縧带,末端缀着几粒打磨圆润的玛瑙,行走时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清脆声响。
姚新泉深吸一口气,这要是她的帽子,她得是个多开朗活泼的小女孩啊!
“这是您做的吗?”她不自觉地客气了几分,对方又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我家老婆子做的。”
“她也在鞋厂上班吗?”
对方又是摇头,“她身体不好,在这里干不了”。
姚新泉了然,不管是这里的温度还是皮革的味道,身体不好的人应该都是受不了的。
她做下来跟对方聊了起来,主要就是问这顶帽子能不能量産,做成一顶大概需要多久等问题,等了解得差不多之後她把帽子递给对方。
不曾想老人没接,只是问,“你想要吗,要的话我卖给你?”
“150块,你要的话就拿走”。
姚新泉想了想掏钱给对方把这顶帽子买下了,她是真的很喜欢。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了,但一来是有钱难买人高兴,另一方面做工和材料在这里,人家真的也就赚了个手工费。
姚厂长一直在一旁看着,这下实在没忍住问道,“小姚,你这是?”
姚新泉摇了摇头,“等出去後咱们可以聊聊这个事情。”
姚厂长只能按下焦躁带着她继续参观鞋厂。
车间的尽头是质检区,几张木桌上摆满了成品鞋。质检员是个严肃的中年女人,她戴着套袖,没有因为来人而擡一下头。她手里拿着一把小刷子,仔细地刷去鞋面上的灰尘,然後检查每一处缝合是否牢固,鞋底是否平整。
不合格的鞋子被扔到一旁的纸箱里,等待返工。合格的则被套上塑料袋,贴上标签,装入纸盒中。纸盒上啥也没有,就一双简笔画的皮鞋。
车间的隔壁就是仓库了,里面堆满了装箱的鞋子。空气中弥漫着皮革和纸板的气味,几个工人正在清点库存,把一箱箱鞋子搬上手推车,准备运往县城的商店或是更远的地方。仓库的角落里还堆着些滞销的鞋子,鞋盒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放了很久。
衆人离开车间时已经将近5点了,谁也没说走,倒是一同都去了姚厂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