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软鞍无法给予他们稳固的依托,使得身体在高运动中的晃动变得难以控制。
这不仅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还增加了失手掉落箭矢甚至从马上跌落的风险。
所以,对于汉朝的骑兵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精准而有效的骑射攻击确实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要知道,这样的骑马方式并非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技能。
它需要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让骑兵与战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和协调感。
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严格且持久的训练,想要在颠簸摇晃的战马上自如地作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正是大汉骑兵在骑射水平方面远远不及匈奴人的重要原因所在。
毕竟,连马都难以骑稳,又怎能期望他们能够精准地拉开弓弦,并准确无误地射中目标呢?
众所周知,匈奴之所以在秦汉时期能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不正是因为它拥有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部队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原王朝的步兵、车兵,在飘忽无定的匈奴精骑面前常常处于下风。
毕竟匈奴骑兵几乎从小就与战马同吃同睡,急行军时在马上睡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汉朝采用的是义务兵役制,成年男子服役两年后转为预备役。
虽说汉朝也重视骑兵的展,通过精挑细选得来的兵员,接受严格的训练。
但毕竟大汉本质上是农耕民族,跟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着天然的差距。
在骑术训练上也无法与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相比。不管是骑术还是箭术,大汉骑兵都远逊于匈奴骑兵。
除了天赋异禀、家境殷实从小培养的将门子弟,才能在这方面和匈奴人一较高下。
听简诺描述,只要战马身上装备好眼前这个小小的高桥马鞍和马镫后,骑士们不但可以简单而熟练掌控自己的坐骑,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
骑兵们还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并避免在驰骋时从马上跌落,减少意外生。
要不是相信简诺仙人高徒的身份,韩嫣等人会觉得她在说大话。
这也太简单了吧?
与剽悍勇猛、自幼便生长于马背之上的匈奴人不同,汉族士兵想要训练成为一名技艺娴熟且经验丰富的成熟骑兵,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汉族士兵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像匈奴人那样从小就与马匹相伴成长所积累下来的天然优势,因此必须通过长时间系统性地训练才能够逐渐弥补这种差距。
只通过这简单的器具,就能快的弥补上这种差距?真会有那么大作用么?
韩嫣等人将疑惑压在心底,默默的听着简诺继续介绍眼前那个弧形铁条的马蹄铁。
啊?用铁为鞋?使用钉子将马蹄铁固定在马蹄上,不会让马蹄受伤吗?
战马的马蹄属于易受损的部分,在长期使用中,若是保养不当或是踩到碎石很容易损坏马蹄,更何况钉钉子?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简诺不得不仔细讲解。
钉马蹄铁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承仙宫侍卫们的马匹作为试验品,报废了好几匹才成功……
听着简诺的讲解,刘彻大手一挥,表示明日从马苑调二十匹良驹给承仙宫。
这马蹄铁可真是好东西啊!
相当于给马穿上了铁鞋,不仅能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唉,你说人们都知道给脚穿上鞋防止受伤,马不也一样么?
可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这么多年来就一直没人能想到呢?
韩嫣等人听着简诺的讲解,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脚有些唏嘘。
听完简诺的介绍,刘彻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血液不断的沸腾了起来。
如果情况属实,不,哪怕效果减半,这样一套装备,会带给大汉骑兵多么大的改变啊!
或许,一直以来心腹之患——匈奴再也不会成为大汉的威胁了!
刘彻实在按捺不住,大喝一声:“来人!给朕备马!”
喜欢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请大家收藏:dududu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