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快穿之带着直播间去古代 > 第278章 人定胜天(第1页)

第278章 人定胜天(第1页)

命令既下,恐慌已被决绝取代,混乱重归秩序。

丹墀之下,每位大臣都清晰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职责。

在这架以皇权为中枢、以律令为齿轮、以百官为驱动的庞大国家机器中,每一个人都迅成为了一个精准咬合的部件,开始为同一个目标——扼杀蝗患——而全运转。

时间紧迫如勒颈之索,任务艰巨似移山填海。

没有多余的一瞬可供挥霍,没有丝毫的余地能够迟疑。

房玄龄、杜如晦立即成为风暴的中心。

两人甚至无需眼神交流,极有默契地迅移至殿侧一张早已备好纸笔的案几旁。

杜如晦面色沉毅,语极快地对围拢过来的几位兵部司郎中和户部司郎中下达指令:

“兵部,即刻凭符契调关中诸折冲府府兵,以‘灭蝗’为令,划分区域,分段包干,十日一报掘卵数量,名单功绩直接呈报于我,不得有误!”

“户部,统筹各州官仓存粮,计算‘悬卵易粟’所需粮秣,即刻拟定调配文书,确保各仓有粮可兑,谁敢延误,我先办谁!”

他的指令清晰具体,直接关联到“军功论赏”和“现粮现兑”的皇命,几位郎中躬身领命,几乎是小跑着离开大殿,赶往本司衙门布置。

房玄龄则更侧重于宏观协调和文书审查。

他召来中书省的几位中书舍人,快核验他们刚刚草拟好的“悬蝗卵以易粟”诏书草案,确保辞令、条款与皇帝口谕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可能产生歧义或执行漏洞的地方。

他目光如炬,手指点着条文:“这里,‘立兑粟米一升’,加上‘由州府长吏亲自督办,当场核验,当场支付’,明确责任。”

“还有,‘斩立决’之后,加上‘并抄没家产,眷属没官’,以儆效尤。”他的补充让诏令的威慑力和可操作性倍增。

中书舍人连忙提笔添加上去。

侍中魏征神情肃穆。他负责门下省的审核用印。

他接过中书舍人修订后的诏书草稿,并不因是皇帝亲口所述而放松检查。

他逐字审阅,目光尤其在刑罚和粮食兑换标准处停留,确认其符合《贞观律》精神和国家大体,不会引更大的动荡。

片刻后,他凝重地点点头,对下属吩咐:

“敕旨无误,可用印。立即誊抄,以最快度往关中诸州!沿途驿马不得延误!”

门下省的给事郎们立刻行动,将诏书送往符宝郎处请出天子印玺。

而尚书都省的左右丞、郎中们则忙碌起来,他们需要根据皇帝的旨意和宰相的决策,制作具体的符、移、关、牒等下行文书,盖上尚书省的大印,分至六部二十四司及地方州县。

整个帝国的官僚机器,伴随着纸张的沙沙声、官员们压低的急促讨论声、以及官吏们捧着文书快步小跑时腰间鱼袋和蹀躞带上饰物碰撞的轻微声响,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太史令李淳风在领受那道近乎残酷的命令后,脸上的血色尚未完全恢复,但眼神已变得无比锐利和专注。

他来不及与同僚寒暄,立刻朝着殿外太史局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一边走一边对紧随其后的太史丞和几位保章正、司历急低语:

“快!回灵台!将所有历年关中冬季气象记录、天文测算簿册全部调出!”

“动用所有浑天仪、仰观台、测风竿!所有人分成三班,昼夜不停,测算云气、风向、地温!”

“四日内,我必须看到一份详尽的图谱,误差必须降到最低!”

“此乃国运所系,吾等身家性命亦系于此,务必竭尽所能!”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太史局的官员们个个面色紧张,深知任务之艰巨,无人敢有半分怨言,几乎是以奔跑的度离开皇宫。

将作监的官员虽未在殿内直接受命,但消息已通过内侍迅传出。

一位将作丞早已候在殿外廊下,听到“浑天仪”三字,内心已是一紧,暗自叫苦:

“李太史若真被罚来搬仪器,我等是帮还是不帮?陛下震怒,可万万不能出岔子。”

他立刻转身吩咐下属:“快去检查灵台上所有观天仪器,特别是那台备用浑天仪,务必确保完好无损,随时……呃……待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