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向不爱热闹,也不爱这些花啊粉啊的,怎得忽然想起邀人赏花来?
“我身子不大舒坦,替我跟老太太告假,就不过去了。”
“那哪儿成,三爷特意差老奴来请您呢。”
听见这话,巧容立时来了精神,“三叔也在?是他叫你请我来的?”
“正是呢。”那婆子一边差人去请专门服侍巧容的插戴婆来给她梳洗妆插,一边同她说话。
“若不是得了三爷的令,哪个敢来打搅姑娘您呢,三爷还说姑娘身子弱,叫我别催您,慢着些也无妨,那头给您留着您喜欢吃的点心呢。”
听陆烛果然还是如从前般在乎自己,巧容心中欢喜,连日来的郁结一扫而空,由着她们替自己梳洗打扮一通,提着刚换上的红杭娟点翠画拖裙一溜烟儿地朝花园走去。
远远的,便瞧见百花丛中一群打扮光鲜的女眷在品茗赏花,巧容上前去,先同老太太请安,抬头瞥见不远处的亭子里,陆烛正同人说话,不免多看了几眼。
察觉到她的视线,陆烛转过脸来,同她目光相碰。
“这是容姐儿吧,几日不见,竟出落得这样齐整。”一位族中的妇人拉着她的手,冲老太太笑道:“老太太好福气。”
老太太淡笑着没接话,摸了摸巧容汗湿的鬓角,目光若有所思,“用过饭没有?”
她对除了陆烛之外的人态度都十分和蔼,巧容虽不是她亲孙女儿,但在膝下养了这么久,多少也有些感情。
“回老太太的话,用过了。”巧容眼见着陆烛的视线从自己身上离开,捏了捏手中的帕子。
众人一起说了会子话,老太太瞧出来巧容的心不在焉,于是也不留她,道:“去吧,那边儿亭子里凉快。”
巧容于是对众人行了礼,转身往陆烛所在的亭子走去。
然而亭子里却不止陆烛一个人,巧容一只脚刚迈门槛儿,里头三四个打扮精致的少年便望了过来。
他们或沉静安稳,或潇洒活泼,正窝在西边角落的桌上打双陆,见着她来,忙不迭起身。
原来这几个少年都是国子监的学生,因今日国子监放假,他们家里又历来同陆家交好,因此同亲眷一起过来,想着若能有机会同陆烛探讨一二,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业还是将来的仕途都大有裨益。
谁知过来之后,陆烛并未与他们多话,而是直接摆了一盘棋局叫他们破解,正冥思苦想之间,巧容便来了。
他们皆知陆家有一位外姓姑娘,极受陆阁老宠爱,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如今见她生得清丽窈窕,立在那里,整个人好似一朵盛开的芙蓉,不免多看了几眼。
反应过来自己失礼,众少年忙慌乱丢了棋盘,一齐起身作揖告罪。
“得罪小姐,还望海涵,我们这就出去。”
然而巧容却并未注意到他们,一径走到陆烛身边道了个万福,随即将目光落在他身侧的茶几上。
“在找什么?”陆烛随手冲那几个要走的少年打了个手势,将他们叫回,望向巧容。
巧容寻了半晌,只瞧见一盏没吃完的茶,便问:“三叔不是说给我留了点心,怎么不见?”
她说话时并不看陆烛,显然是心中还有气。
陆烛:“因怕你不来,都收着了,想着等会子叫人送去与你吃。”
“是什么?”
“木樨花饼,知道你喜欢,特意叫丫头们拣了新开的桂花做了来。”
巧容嘴角的笑意一点点弥漫上来,软了语气道:“我既来了,便叫她们拿出来吧。”
“不急。”陆烛视线越过她,看向那几个少年的方向,“那儿有一局棋他们不会解,你去看看。”
巧容此时才意识到身后的几个少年,不禁为之一愣。
三叔从前甚少让她见外男,即便是宴会,一时碰见,也会想法子支开他们,怎么今日却一反常态,不但让他们过来同她见面,还亲自一一介绍名姓?
不过大周并不像前朝,男女大防那样厉害,加上她一颗心都在陆烛身上,对其余人并不在意,因此乍然见到这些人,并无慌张,一一同他们见礼。
其中一人道:“阁老摆的棋局确实厉害,不知姑娘可有破解之法?”
既是这般说,巧容也不扭捏,越过众人,走至那双陆棋面前看了看,拿起桌上骰子随手一掷,指尖推动黑棋往前移,不过顷刻间,便赢了这场棋局。
屋内响起叫好声,观看的少年们朝巧容看去。
虽说多给他们些时间,要破这棋局不难,但这姑娘如此迅速便做到了这一点,属实是叫人刮目相看。
正要讨教一二,却见她已经转身走到陆烛那里去邀功。
“三叔,如何?”
陆烛抬眼。
小姑娘眼睛清凌凌的,亮如繁星,仿佛若是能得他一句称赞,里头便能开出花来。
然而,他却只是弯了弯唇角,对她道:“外头有打十番的,走吧,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