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是?”
叶晨这时候主动站出来,帮着大家跟谢晓春解释:
“大家听说要去帮凤姨摘果子,都自告奋勇的来帮忙。”
谢晓春看着这一幕有些感动,眼眶微红的说道:
“凤姨知道了一定很高兴,我得给我阿妈打电话,让她中午多做些饭,要不然我怕不够吃呢!”
凤姨的果园距离凤阳邑村有十多公里,不得不说这里的绿化真的很不错,道路的两边是绿油油的水稻麦田。
因为路是沿着田埂修的,所以拐弯的角度有些大,车子就停在外面了,几人步行在田间地头。胡有鱼张开了双臂,笑着说道:
“这里的空气还真是清新啊!”
到了果园,凤姨早早的就等在了那里。看到来了这么多人,凤姨很感动,对大家说道:
“谢谢你们了,这大热天的,你们是听晓春说了我们家的情况吧?你们都没干过农活儿,都别太累着了,能摘多少就摘多少。”
晨光中,果园里很快热闹了起来。男生们每人背着个大竹筐,女生们则是把摘下来的青梅小心的放进筐里。
胡有鱼接过了马丘山递来的一颗梅子,咬了一口,酸的他整张脸都缩在了一起。好不容易缓过劲儿来,他开口说道:
“我就纳闷儿了,这玩意儿这么酸,摘下来它能干嘛呢?”
好为人师的马丘山,偷笑着对胡有鱼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种梅子它就不是直接食用的,主要用来泡酒、做蜜饯和果干用。”
胡有鱼被气的胸疼,他怼了马丘山一杵子,说道:
“你可真损啊,不能直接食用你给我食用?还骗我说可甜了,你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马丘山也不生气,嬉皮笑脸的回道:
“主要是刚才我也吃了一口,也不能光酸我一个人啊。”
都说人多好干活儿,人少好吃饭。这句话是有着一定道理的,虽然来的这群年轻人大都没干过农活儿,可是架不住人多,到了中午时分,原本预计一个人至少要摘三天的梅子,在大家的努力下竟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大家在有风小院已经居住了一阵子了,或多或少的都知道村里人的情况,尤其是凤姨家的。凤姨的儿子谢强年轻的时候误入歧途,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了,撇下了他们老两口。
为了能让儿子早日出狱,出来后能够有个营生,阿昌叔和凤姨老两口拼了命的攒钱,这几亩果园都是阿昌叔一个人种的。
前阵子他因为积劳成疾生病住院了,凤姨又有高血压,干不了重活,所以不管是村里人还是有风小院的这些租客,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看着自己忙碌的成绩,大家心情都很舒畅。正在这时,果园外的土路上传来了阿桂婶爽朗的声音:
“阿凤,饭来了,过来帮忙!”
凤姨和阿桂婶是一对冤家,大家从小一起长大,也从小一路吵到大。阿桂婶大大咧咧的性子,没事就爱夸自己的儿子女儿,凤姨自然是不开心。
她女儿因为采菌子不慎跌落悬崖早夭,这些年家里人害怕触景伤情,愣是一口菌子都不吃。可阿桂婶有次忘了这一茬,给她送了菌子,凤姨差点没跟她翻脸。
看到阿桂婶,凤姨冷着一张脸问道:
“你怎么来了?”
阿桂婶因为送菌子的事情,一直对凤姨有愧,她讷讷回道:
“宝瓶又不会开电动三轮车,我不来谁来嘛。”
作为一起长大的姐妹,宝瓶婶自然知道二人之间的隔阂,她笑着站出来打圆场,把车上的大电饭煲递给凤姨,然后说道:
“这饭啊都是阿桂做的,我做饭不好吃。”
阿桂婶难得表现的很谦虚,摆了摆手说道:
“我也就是随便做,一般。”
从来没夸赞过阿桂婶的凤姨,捧着带着温度的电饭煲,一边往林子里走去,一边说道:
“你做的的确好吃。”
阿桂婶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她对着宝瓶婶说道:
“诶呦,宝瓶啊,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夸我啊。”
宝瓶婶被逗的哈哈大笑,对着阿桂婶说道:
“你先把自己夸完了,别人就算是想夸你也没借口啊。你们俩啊真是的,从小就这样呛呛,这都大半辈子了。不过阿桂这张嘴啊,整天就跟个炮筒一样,也就是见了阿凤你才能哑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桂婶撇了撇嘴,小声嘀咕着:
“她有心脏病,我在让着她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