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 第四十三章 原汁原味(第1页)

第四十三章 原汁原味(第1页)

虽然嗡嗡嗡已经结束了,但是春节不放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要明年才会恢复成法定假期。叶晨趁着这段时间还没开学,也没闲着,去了一趟魔都,处理小说的影视改编事宜。

很快,珠影厂接到了一通来自魔都的电话,如同一声惊雷,炸的张梁夫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少年犯》的原作者叶晨,刚刚结束高考的知青,竟然在众多实力雄厚的电影厂竞争中,嘟嘟点了他们夫妻的名?

而且《魔都文艺》的,中主编还透露了另外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魔都市劳改局愿意为电影投资o万。要知道这可是o年代末的o万呢,换算一下,跟后世的ooo万的投资几乎没什么差别。

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的眩晕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使命感。张梁和汪婧竹几乎是立刻向厂里请了假,简单收拾行囊,连夜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哐当哐当的铁轨声中,夫妻二人毫无睡意,他们在反复讨论着剧本改编的可能性,角色的选择,场景的布置……汪婧竹甚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借着昏暗的车灯,开始勾勒一些分镜头草图。

当火车终于驶入魔都站,湿润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时,张梁深吸了一口气,紧握着妻子的手,轻声说道:

“婧竹,这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既是为了那些孩子,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在巨鹿路号《魔都文艺》编辑部那间充满书卷气的会客室里,张梁夫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原着作者叶晨。

眼前的年轻人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年轻,穿着洗的白的蓝色中山装,身形挺拔,面容沉静,眼神中有着越年龄的沉稳和深邃。完全没有初出茅庐作家,面对影视导演时的局促和激动。

张梁倒是先激动上了,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叶晨的手,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和真挚,说道:

“叶晨同志,你好,你好!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张梁,这位是我爱人汪婧竹,她是电影编剧。感谢你,太感谢你的信任了!”

汪婧竹也走上前,看向叶晨的眼神中带着欣赏和一丝探究,说道:

“叶晨同志,你好!你的《少年犯》写的真是太好了!看得我不停的掉眼泪,因为这件事让张梁笑话了我好几天。”

说着说着汪婧竹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叶晨微笑着与两人一一握手,态度不卑不亢的说道:

“张导,汪老师,你们好。钟主编已经跟我介绍过二位了,尤其是张导,上学那会儿还看过你演的英雄呢,久仰大名,快请坐!”

众人寒暄后落座,钟望阳主编亲自作陪,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简单的向众人介绍了一下劳改局的投资意向已经基本敲定,最难的资金保障已经不再是问题。

张梁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先,诚恳地表达了对作品的敬意和对改编的设想:

“叶晨同志,不瞒你说,看到《少年犯》的第一眼,我和妻子就被深深的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好故事,它还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忠实深刻的把它搬上银幕,把冯志学这样的“燃灯者”,把方刚、萧佛、沈金明这些迷途羔羊的挣扎与救赎,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让社会看到这阳光下的阴影,更看到阴影中不灭的希望之光!”

丈夫说完后,作为妻子的汪婧竹在一旁补充道:

“在火车上,我和老张初步讨论过,改编的核心必须抓住两点:一是真实感,少管所的环境、少年的状态、管教的细节,绝不能失真;二是人物的弧光,尤其是几个主要少年犯内心的转变过程,需要极其细腻的刻画,我们的初步设想是……”

她拿出笔记本,开始阐述一些具体的改编思路,比如,如何强化某些冲突?如何通过细节展现人物内心变化?张梁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

叶晨安静的倾听着,没有打断,直到汪婧竹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张导,汪老师,你们的想法很有见地,尤其是对“真实感”和“人物弧光”的强调,抓住了作品的核心。

但我觉得,仅仅是演员表演的“真实感”恐怕还不够,要想做到真正的震撼人心,引起社会最深层的反思和关注,我们需要做到的是真正的真实。”

张梁夫妇和主编钟望阳此时都愣住了,张梁忍不住开口问道:

“真正的真实?叶晨同志,我有些没大懂你的意思,能不能细致的解释一下?”

叶晨轻呷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然后开口道:

“我建议,影片的主要场景,就在真正的少管所实地拍摄!想要做到这一点怕是不难,毕竟这部片子就是魔都司法局,魔都劳改局投资拍摄的。

那些高墙、铁窗、监舍、劳动车间、学习室……没有任何的布景能完全还原那种压抑,又带着希望的改造氛围的真实环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

张梁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叶晨这想法可真是太大胆了,只是这件事真的可行吗?审批能通过吗?

汪婧竹和钟望阳目光中也是带着一丝迟疑和审慎,叶晨的话语却没有停顿,继续投下了第二颗“重磅炸弹”:

“其次,方刚、萧佛、沈金明、暴连星这些主要的少年犯角色,我建议启用真正的、正在服刑改造、表现良好且有表演意愿的少年犯来扮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