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为何不直接回应她提出的问题?
如果他是真心想合作,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会追问。
可他没有。
他选择了回避,选择了推责。
卫君亦猛地站起来,手死死扣住桌角。
“爸!我都不是小孩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有想要追求的东西,这难道有错吗?我只是希望像朋友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目标和选择,这不应该被否定啊!”
“你们要相信娄姐!她不是一般人,她的能力远远出你们的想象!她真的很强,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她是那种能在关键时刻扛起一切的人!她一定能帮我们拿下玉京医院这个项目!我相信她,就像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
余莉听着,心头五味杂陈。
她望着儿子激动的面容,心里既欣慰又不安。
她看娄琦云的眼神,有过怨,有过怒,有过不解……
可最后,所有情绪都缓缓退去。
他们是医学世家。
从小到大,家里的话题就围着手术刀、解剖图、药理表转。
墙上挂的是人体经络图,茶几上摆的是最新一期的《中华医学杂志》。
就连饭桌上的话题,也总是从白血病的新疗法,跳到某个权威期刊的审稿周期。
医学,不只是他们的职业,更是他们的信仰。
她和丈夫,一个是外科权威;一个是病理专家。
他们是同行眼中的楷模,是学生口中的“卫教授”。
可他们的儿子卫君亦,却对医学一点兴趣都没有。
书本翻不动,实验课心不在焉。
面对复杂的解剖模型,他甚至会皱眉走开。
卫家孩子多,一到过年过节,一群人围坐。
热热闹闹的饭桌,却总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较量。
开口闭口全是医学。
谁今年的论文被sci一区刊了,谁考了全国医学联考榜,谁又顺利进了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早就成了他们家的日常比拼,成了亲戚们攀比的资本。
连老爷子偶尔兴致来了,都会在考试前临时加道题,考一考谁的功底更扎实。
可每次,卫君亦永远垫底。
不是他笨,是他根本不想参与。
他坐在角落,低头玩手机,或望着窗外的飞鸟呆。
在一场高规格的医疗行业慈善宴会上,娄琦云遇见了他。
她看见卫君亦独自坐在角落,便走过去,轻轻问了一句。
“你也觉得这些人很吵吗?”
但从那天起,儿子变了。
他又笑了,笑声爽朗而真实,不再压抑。
书桌上,那本被翻烂的《临床医学导论》,他曾随手扔在床底,如今却被他经常拿出来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