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还很长,但每一步,她都走得愈坚定。
贺承守护着海疆的安宁,而她,也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稳稳地守护着他们的家,和他们共同的未来。
昏黄的灯光下,笔尖在信纸上摩挲的沙沙声,是苏渺此刻最安心的背景音。
她正在给贺承回信,详细讲述着李梅的到来以及那处小院迎来的新主人和烟火气。
信里也提到了鱼豆腐的火爆,甚至供不应求,新订单已经加急回海岛。
写着写着,她笔尖顿了顿,目光落在白天在图书馆抄录的几行关于传统酱料制作的笔记上。
白天那个模糊的想法,此刻在灯光下变得清晰了一些。
“……承哥,铺子生意稳定,李梅姐帮了大忙,小红小翠也愈熟练了。鱼豆腐反响极佳,陈剑哥和张媛媛真是功臣。“
“只是这东西到底娇贵,运输损耗和保存始终是个难题,尤其在天气渐暖时。”
她蘸了蘸墨水,继续写道:
“近日我在想,‘苏记’不能只靠鲜货和有限的几种加工品。海岛物产丰饶,那些小银鱼、小虾皮,还有各种贝类的边角料,以前在岛上,家家户户不都拿来做虾酱、鱼露调味么?”
“那种咸鲜浓郁的风味,是别处难寻的特色。若能像鱼豆腐一样,摸索出稳定、耐储存的加工方法,做成瓶瓶罐罐的商品,是否能在京市,甚至更远的地方打开销路?……”
苏渺将这几日翻书和观察老字号的心得,以及初步的设想都细细写下。
最后不忘叮嘱贺承保重身体,将念真最近又学会拍小手的趣事也添上。
封好信时,窗外的京市早已沉入夜色,只余远处零星的灯火。
几天后,苏渺的“虾酱计划”从纸上落到了灶台上。
地点就在李梅住的第二处小院的西厢房。她特意垒了个小灶,买了几口大小不一的瓦缸。
第一次尝试,用的是小红从市场淘来的新鲜小虾米。
苏渺和李梅按照记忆中岛上的土法,清洗、晾晒、加盐,一层虾一层盐地码进瓦缸里,最后用洗净的大石头压实封口。
“这样真能成?”
李梅看着那几口缸,有点不确定,“咱岛上做,靠的是海风和日头,这京市…能行吗?”
“试试看,总得迈出第一步。”
苏渺眼神坚定,“书上说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关键,咱们多留意,及时调整。不成也不要紧,就当积累经验了。”
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小厨房成了苏渺除了铺子外的第二个“战场”。
她每天都要去看看那几口缸,闻闻气味,记录下变化。
起初几天还好,只有淡淡的咸腥。
但到了第七天,一股过于浓烈、甚至有些刺鼻的腥臭味弥漫开来,打开缸盖,表面甚至浮起了一层可疑的灰白色。
“坏了!”
李梅经验老道,一看就知。
“盐的比例可能不对,或者温度没控好,杂菌进去了。”
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喜欢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请大家收藏:dududu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