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它嚷嚷着气死你,那沈新心里更清楚了,这灰鹦鹉并非是学会了和人对话。
它还是被张德贵固定的教了一些话,在特定的场景中会说出来。
比如现在,生气了,就喊气死你。
挺犟。
但在“死亡”威胁下,他眼神里出现了恐惧。
估计张德贵没舍得这么对它,才把它给惯坏了。
但到这儿,那就得学会规矩。
聪明如它,立马学会了服软。
见它放弃挣扎,沈新松手,又给它了一个无花果。
这回它没吐,上下一嗑,轻松打开。
然后没吃,反而伸长了脖子吐到沈新手里。
还说了一声吃。
神态有那么一些讨好的意味。
下一刻,它头顶一枚图标缓缓浮现。
沈新暗道一声果然。
昨天回去,陈万彬检查“作业”的时候,沈新正好和他探讨了一下好感度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是不断的套近乎,另外一种就是打服。
像天魁,像一万,还有昨天的黑炭,都是这样的情况。
沈新想问陈万彬,在科学上怎么解释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听了沈新举的例子,陈万彬给的解释是,动物更多的还是遵从本能。
一种就是生存本能,你对它好,不断的投喂吃喝,陪它玩。
时间一久,它会把你当成同伴,产生亲密的联系。
而另一种,他认为就是人类的驯化行为。
群居动物,天生会服从首领。
而独居动物,也会遵从弱者服从强者的丛林法则。
这是本能。
所以沈新可以用战斗的方式打服天魁,打服虎斑,也可以用死亡威胁,让一万明白谁才是强者,甚至于可以掌控他的死亡。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提供给它们吃喝,它们就会对人类产生依赖。
远古时期,狗啊,马啊,猪啊,都是这么驯化来的。
但最终的目的,都是建立亲密的联系和羁绊。
服软了之后,这灰鹦鹉立马听话多了。
沈新冲他招招手,说了声过来,立马听话的落在了沈新胳膊上。
还小心翼翼的踩着沈新胳膊来到肩膀上,用脑袋轻轻的蹭了蹭沈新脸颊。
“你好。”
语气都温柔了。
丁雨薇看不下去,没好气的点了下他脑袋,教训道:“他身上是香,还是长的好看,你就不能有点儿骨气。”
她算是发现了,不管什么动物,只要见到沈新,就跟妖怪看见唐僧肉一样,就得往前凑,赶都赶不走。
沈新哈哈一笑,伸手开玩笑道:“是香,你要不闻闻。”
丁雨薇没好气打开沈新的手,问其他的鸟怎么弄。
那还是老办法。
沈新考虑了,如果慢慢喂养,时间一长,一样可以产生足够高的好感度。
但不同的情况,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天魁,要把他训练成警犬,那就不能简单的当同伴,得让他有服从性。
这些鸟也一样。
如果往警鸟方向培养,那就要建立强弱关系,让他们依赖自己,服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