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根本没安好心。
陈桂英原本还在角落里冷眼旁观。
此时眼睛倏地一亮,连忙跳出来附和道。
“就是!书上写的,能背几句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齐玥听到有人帮腔,腰杆顿时挺得更直了。
她往前踏了一小步,声音猛地拔高。
“林嘉同志!你不过是运气好,捡了别人写好的方法,照着书本念一遍,就能在这儿装专家了?真要有真才实学,你不该自己研究点新东西吗?”
“你这套招数,哄哄这些没读过书的婶子大娘们还行。可别以为能糊弄得了明白人!靠着抄书骗人,早晚有一天会原形毕露!”
刘芮英气得浑身抖。
她冲上前想要理论,却被身旁的杨嫂子一把拽住。
林嘉脸上的笑意慢慢地淡了。
“齐玥同志。”
“怎么?”
齐玥挑眉,嘴角微微上扬。
“我说错了吗?”
林嘉却没半点恼意,缓缓开口。
“你说得对。书上的东西,本来就是给人学的。”
“前人总结的经验,后人拿来用,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种地,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她躲了躲,直直看向齐玥的眼睛。
“可你有没有想过,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咱谁不是地里刨食长大的?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靠手养家。这些年磕磕绊绊,踩过的坑、吃过亏,谁不比谁多?”
“可关键不是有没有摔过跤,而是摔了以后,能不能爬起来,能不能记得那块石头长什么样。”
林嘉心里清楚,这些婶子们不缺干活的劲儿。
缺的,是有人把那些看似复杂的法子,一句一句讲明白。
她接着说,语气愈真挚。
“我哪有什么大本事?说白了,就是把书上写的、城里专家教的那些道理,拿咱们这儿的土、天、种子去试了试。”
“失败了,就记下来,下次绕过去。就这么一点点摸,一点点试,才摸出了点门道。”
说着,她伸出手,指了指不远处那片菜地。
“不一样的地儿,撒种时间不同。雨多雨少,施肥方法也得改。我这些招儿,全是实打实折腾出来的。”
“哪一招管用、哪一招翻车,我都记着呢。翻过车的地方,我不会让别人再踩进去。”
“这不叫本事,什么才叫?”
“地里结的黄瓜茄子,可不会说假话。结得好,就是好。长得歪,就是不好。它不看你脸色,也不听你辩解,只认你下的功夫。”
“你说你琢磨新法子?说起来轻巧。可种地不是念经,不是站在地头背几句书就能长出菜来的。是靠汗水和时间,一点一点堆出来的。”
“我连半桶水都算不上,不敢乱碰新花样。怕的不是自己出错,是怕带偏了大家,让原本指望收成的人白忙一场。”
“我只想把前人用过、咱们试过的好办法,原原本本传给大家。让更多人吃得上新鲜菜,冬天也能见着绿叶子,心里踏实。”
“总比站在一边冷言冷语,专挑别人毛病强吧?”
她目光一沉。
“你说是不是,齐玥同志?”
“你……!”
齐玥脸涨得通红。
林嘉依旧笑着,语气不急不缓。
“当然啦,齐同志要是真有更高明的法子,欢迎随时分享。咱们都盼着家属院菜篮子满满当当,谁不图个好日子?”
她摊了摊手,笑容坦荡。
“你拿出来,大伙儿都跟着学,这不挺好?”
周围一圈嫂子婶子,哪个不是耳朵灵、心思活?
如今这番话听进耳朵里,心里早有了秤。
“可不是嘛!”
一个胖婶子率先开口。
“小林这办法接地气,咱听得懂、办得到!上次我照她说的控水,黄瓜真没再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