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这样的生活吗?”
志保一直在做的,不是给答案,而是引导步美自己去思考,去问。顶级导师。
“我……”步美咬了咬唇,“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如果不这样的话,还能怎样呢?”
这一句,是年轻人最大的困境:看得见牢笼,却找不到别的出路。
志保没有立刻回答。她看着雪,想起了什么。
“你知道雪花是怎么形成的吗?”
雪花:啊嘞嘞,我今天出场率有点高。
步美摇头。知识盲区又增加了。gif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绕着尘埃颗粒生长。”志保说,“每一片雪花都不同,但形成的原理都一样。”
“所以?”
步美:姐,说人话。
“所以也许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系统。”志保转头看着步美,“但至少可以选择自己的形状。”
从决定论的悲观,转向了有限自由的乐观。在既定规则(凝结原理)下,追求个体的独特性(不同形状)。这波哲学高度,直接拉满。
翻译:“大环境我管不了,但今天摆烂还是上班,穿什么颜色的袜子,这点自由我还是有的。活出那个不一样的自己,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反抗。”
步美笑了。阴天转晴。
“这比喻有点勉强啊。”官方吐槽最为致命。步美个小机灵鬼,还敢吐槽你姐了。
“是吗?”志保也笑了,“那换个说法。与其做一个精致的伦敦中产,不如做一个清醒的人。”
前者是物质的、被定义的;后者是精神的、自我定义的。
“清醒的穷人?”步美调侃道。
一句话点破本质,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步美说“审视完了现自己是穷人咋办”。
“清醒的人。”志保认真地说,“贫富是相对的,清醒是绝对的。”
财富是社会坐标系,随时变动;清醒是内心原点,永远归一。
中译中:“钱多钱少都是别人嘴里的事,但脑子是不是自己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此刻,如果贝尔摩德开着她的哈雷摩托从风雪中飒爽登场,她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a。“asenet。小孩子聊这么深奥的话题,可不是好习惯哦。”(经典谜语人言)
b。“哼,真无聊。与其在这里讨论雪花,不如来点实际的,比如……一杯热波本?”(行动派的诱惑)
c。直接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披在志保身上,对步美挑眉一笑,说:“小妹妹,天黑了,你该回家了。”(正宫的从容)
d。“shiho,我找到了一个不需要做exce1表格,但能看到全世界雪景的地方。上车吗?”(无法拒绝的浪漫邀约)
说话间,两人终于到了图书馆,在惯常的讨论区座位坐下学习。
虽然是讨论区,但是大家都在认真学习,菲尔黑文图书馆的午后,翻动书页的轻响,是这里唯一的背景音。
宫野志保的铅笔在笔记本上划过,留下一串流畅的有机化学方程式。茶色短被窗外的光线浸染,晕开一层光。
“志保志保。”
步美压低了声音,湛蓝的眼眸里写满了不解。
“苯环为什么必须画成六边形?既然是‘环’,画成圆形不是更贴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