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花回的早,但也只早一点,她听了半个小时左右其他人也回来了。
最早回来的是离队里近的张大妹和王萍芳,听到家里陌生的声音吓了一跳,赶紧往里面跑,看到婆婆坐在那里,后面不仅有小叔子还有儿子女儿,她们放下了心。
然后她们就被张秀花嫌弃了,“咋咋呼呼什么,不就是听个收音机,没见过世面,闭上嘴,到一边坐着去。”
张大妹和王萍芳想说什么,张了张嘴还是合上了,坐在了吃饭的凳子上,也跟着听起了评书。
然后是李春桃、赵卫星回来了,接着是其他人,一波接一波将堂屋坐的满满当当。
天擦黑了张大妹才恍然想起来,“遭了晚饭还没做。”
别说张大妹了,王萍芳也和李春桃也站了起来,就算不做饭,还有其他活要干。
这天黑了就不好干了。
赵章起身去拔了插头,赵宝根:“老幺你咋拔了,还没听完呢。”
“费电。”
张秀花瞬间想起来收音机这玩意儿用电,开了这么久那得用多少电,一想到那个电费她的心就抽疼。
听到老头子还想听叉腰怼了回去,“听这么久够不错了,还听,你当家里有多少钱?”
“这点电费还是出的起的。”赵宝根讷讷。
张秀花翻白眼,“什么叫这点电费,家里就那么点钱,老幺大了,老大家的小东和老二家的小南比他还大,等着相看,还有这屋子,以前住着还宽敞,现在家里孩子一大堆,不得想着找大队长批宅基地起房子?这些哪样不要钱?还这点电费,当家里宽绰了。当我不想听了,还不是你们没用,家里年底就那些钱……”
赵宝根都被她说怕了,“不听了不听了。”
唉,有这么个宝贝在家里居然不能听。
赵宝根那个心痛啊,偷偷拉着赵章念叨。
赵章:“爹我给你出个主意,保证你能听广播,还不花钱让妈唠叨。”
“什么主意?”还能有这种好事?赵宝根想破头都想不到。
“你赶紧说说。”
“很简单,咱们把收音机拿去大队,用大队的电,大家一起听。”
赵章把收音机带回家就想到了,听一次两次他们家还能接,多了那个电费都能让张秀花将收音机束之高阁。
大队不说多富裕,但是这点电费还是能承担的,还能借此提高幸福感,让队员们加油干活,还能增长见识。
他们还一分钱不花就把广播听了,多好啊,两全其美。
“这怎么能行,那咱们家这收音机不成大队的了。”赵宝根不同意。
就是不能听在家里那也是他们老赵家的收音机,到了大队里就不是他们老赵家的了。
赵章不理解,“这怎么就成大队的了,爹你要是舍不得可以白天送到大队里晚上带回来。”
“这这……”赵宝根别扭着,听儿子的话这收音机还能带回来,是他们家的,但他还是感觉怪怪的。
赵章:“那你想不想听评书?”
想啊,赵宝根当然想,这年代娱乐多少啊,每天不是干活就是干活,盼着啥时候队里能放电影。
一年能有一次他们就高兴的不行了,其他时候他们都无聊的紧,隔壁放个屁崩到媳妇儿了他们都能闲磕牙好几天。
这评书多好听啊,他都舍得花钱听了,老婆子不肯。
这要是不送到队里他多久才能听一次?送到队里他就能天天听,那得多美啊。
赵章一眼看出来他心动了,再接再厉,“爹,收音机送到队里你不仅能天天听评书,还能跟人唠嗑。”唠嗑啥?唠嗑评书唠嗑收音机,那不都是他炫耀的主场。
赵宝根这人有些好面子,准确来说这世上大多数人都好面子。
赵章此话一出他内心那点纠结都没了,“那就听你的,要不我现在就跑一趟大队长家说这件事儿?”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接下去听评书了。
赵章劝都劝不住,还被赵宝根拉着一起去了。
大队长家可没收音机耽误做饭,他们到的时候他们上桌准备开饭了。
这时候就没人赶着饭点上门的,粮食有限主人家都不好请,识趣的人就不该饭点过来。
大队长媳妇心里嘀咕:这赵宝根家是怎么回事?不会是想到他们家蹭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