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 第182节(第1页)

第182节(第1页)

张老大却提醒道:“我爹的意思是,家里余粮还多的就别去凑这个热闹了,你们哪家有亲人在别村,又饿得吃不上饭的,倒是可以去提个醒,让他们早些去排队。”

村民们嘀嘀咕咕,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这种好事当然是先紧着自己村里的人了,哪还能告诉别人呢。他们村离镇上这么远,本就占了下风。

大家都能吃饱饭的时候,那每个人都是热情好客的朴实人,可若涉及到自身利益问题,必定都以自身为重。

自私贪婪是人性中最常见的一面。

不过这消息必定瞒不住,总会有人偷偷将消息带去别村,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基本上都能知道。

周野得知钱家施粥之事,沉默片刻,赞了句:“钱家大义。”

水患生后,本该有官府第一时间设粥局粥赈,可太平县山多路陡,等县官调来了粮再前往各地也需要数日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有了钱家提前设棚施粥倒是能解许多百姓的燃眉之急。

林大山挠挠头,道:“咱家如今也不缺粮吃,明儿便不要去跟其他人抢了。”

何桂香横他一眼,“你自个儿不去便不去,少替别人做决定。”

林大山当即不吭声了,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觉得自家婆娘越来越凶了。不过自大水之后,家里都是婆娘和女婿闺女忙上忙下,他啥事都没做,的确该听他们的。

何桂香虽然口上这般说着,但一家子都没打算去,林招娣和赵老三也不去。

粮是有限的,他们手中暂时有粮的便不去跟别村的困难户抢这一碗粥喝了。

如今他们几户最要紧的是起房,眼下大水过后日日放晴,但难保不会再来一场大雨,到时候别连个避雨之所都没有。

几家的汉子说干就干。

粮食这些都放柴棚后头藏着,由家里的几个女眷看护,周野和赵老三等汉子则一起去山上伐木伐竹。

木头最结实,承重梁还得用木头,其他地方则按林姝说的用双层竹子做墙壁,中间糊一层掺杂了稻草茅草的黄泥,这样不但更为结实,到了冬日也更保暖。

只是不等周野这边忙活太久,里正家的张老大便带着几个壮汉寻上了门。

有几户村民家里实在缺粮,想赶紧取回存在山洞里的粮食,他们需要周野带路,好把存粮取回来下去。

周野点头,放下了手里的活儿。

取粮的路上,有那村民不放心非要一起跟着去的,周野也并未阻拦。

这山洞隐蔽,又是在深山往里去一些的地方,平日村民们是不敢往这边来的。即便他们今日都跟来,这路他们也记不住,山洞仍能留着自己日后用。

山洞里盛满粮的背篓和箩筐被几个壮汉运了出去,山路不好走,废了好一番功夫才运回村里。

不及里正家张老大一户户地去粮,村民们已经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要粮了?这便是大水之前咱们一起存的粮?天呐,我家就交了一小罐子的米,其他家居然收了这么多粮?”

“别看我,我家交的也不多,也才一陶罐的灰面,在山洞里存了那么多日,也不晓得受潮了没。”

村民们围在一起,收了自家粮的也徘徊着不走,想要瞅瞅到底是哪几家粮存得多。

里正家粮多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有好几户平日不起眼的人家居然也存了这么多粮。

“李老汉,你家居然存了一背篓的粮,这得有个七八斗了罢?!”

那叫李老汉的忙解释道:“都是放了好些年的陈米,里面还掺了好多稻壳,就是看着多。”

这个节骨眼上谁家有粮都是藏着掖着,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家粮多。

等轮到王家,那整整两箩筐的粮看得村民们眼都红了。

李春苗抬箩筐的时候故意手滑了一下,箩筐倾斜,里头的东西洒落,居然只是一些菌子菜干之类的干货。

“李嫂子,你家存这些干货做啥子?”有人问。

李春苗解释道:“嗐,这不是看家里攒的干货多,要是大水,这些干货浸了水都吃不得了,当时家里不舍得交太多粮,就交了这些干货去存着,哪想到,唉……我家存粮原本不少,可家里劳力汉少啊,大水的时候根本带不走,带不走的那些粮都叫大水淹了!”说着这话,李春苗眼泪水都要流出来了。

话是真话,她只要一想到当日来不及搬走的粮食,她就肉痛。

家里那些粮倒是没有被大水冲太远,只是粮食被雨水泡了数日已然变质,是没法吃了。

村民们想起王家人口确实少,不禁唏嘘。

看来光是粮多也没用,人力不够用的话根本搬不走。不像他们,家里汉子多,大水时家里的粮都能搬走。

李春苗应付完村民,心脏还扑通扑通地跳。

幸好阿姝提醒了她,幸好阿姝和周野帮她家换了粮,不然叫村里其他人晓得她家粮多,尤其那几个长舌妇到处乱说,她家肯定会遭人嫉妒。

这次廖老汉给村民们带粮,她因着家里粮多便没要,但她却听廖老汉提了一嘴,回来的时候牛车上的粮食险些被人抢了!

甜水村没有那等偷鸡摸狗的村民,但架不住别的村有啊,若是传出去她家粮多,难保不会有其他村的闲汉摸上门,偷了他们家粮。

等分完粮,里正趁着人多未散,开始组织村民重修各家茅草屋。

按就近原则,每三户或者四户人家一组搭建茅草屋,为了防止争执,里正连哪家先起房都给定好了。

廖老汉趁机表明原来的茅草屋不想住了,那一块地留给其他村民起房,而他去村尾寻一块地皮起房。

村尾有一户人家听到这话,当即就跟廖老汉换了地皮。村尾远干啥都不方便,有的是想去村头的。

廖老汉这一换,再和林老二家分一组便不打眼了。

林大水又跟林大山是兄弟,加之还有一个赵老三住得近,几家正好

一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