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760章 永荷山河之荣(第3页)

第760章 永荷山河之荣(第3页)

上次卷入谋反案被免官除名,

他在家就天天醉生梦死的,精神颓废,十分放纵自己。

李世民让宇文士及去府上看望过他,听得回报后,也是直摇头。

对长孙顺德也是放弃了。

相比之下,刘弘基表现可圈可点,这危机公关就做的好,积极主动,不躺平不摆烂,而是把该做的都做了。

刘弘基就是能认错,敢舍得。

他既是太上皇的元谋功臣,也同样和新皇曾经关系密切,如今摆正姿态,才四十岁的他,必然还有大好前程。

恢复官爵,只是早晚的事。

倒是长孙顺德,若摆不正心态,就算是皇后族叔,皇帝也不会再重用他了。

晚上,

一家人晚餐,

李逸跟妻妾们提出,中原内地狭乡,保留个一千顷良田就足够了,其余的都陆续转卖掉。

“还是按照上次那样,地不卖给那些贵族豪强地主们,只卖给授田不足的百姓。

要是手头钱不足,可以分期偿还。”

杜十娘都已经有些习惯了,闻言后并没有多惊讶。

倒是罗三娘放下筷子,“阿郎,咱家可就只剩下三千顷地了。”

“中原腹心三千顷地,可在边疆不是又拿了不少地么,尤其是在岭南,最近可是拿了许多地。”李逸道。

“阿郎,那岭南的地怎么能跟中原的地比,这长安郊最好的地,一亩能值一两黄金,可岭南交趾的地,一顷地都不要一两黄金呢,价格相差百倍了···”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要握那么多中原的地,尤其是两京地区。”

李逸打算关陇三河等中原核心地区,地就留个千把顷,这可仍然是十万亩呢。

对于普通百姓,甚至是中小地主们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

可对于他这样顶级勋贵,田地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或者说田地太多有时反而不全是好事。

其实李逸这些地都是这五六年趁着战乱拿下的,那时根本没费多少钱,现在出手,那都是数倍甚至十倍之利了,

何况那些地,那几年粮价高的时候,粮食可是大赚了一笔。

现在卖地,也是赚够了离场。

转身投入其它,

如矿山、贸易等,既没那么显眼,不容易被攻击,钱照样不会少赚。

现在搞养猪,都比买地出租划算。

岭南那边的田地不值钱,交趾粮食一年能种三季,粮食并不值钱,运输来中原来也不是什么好生意,路途太远,运输成本太高。

在那边大肆买田置地,看似一个很亏本的生意。

可李逸又不是要在岭南买田种稻子,他是要在那边种甘蔗种棉花,然后制糖、纺织,

这些加工好后运来中原,那可不是粮食能比的。

中原内地,毕竟人多地少,要以粮为纲,想大量种棉花种甘蔗等经济作物,官府是不允许的。

朝廷北方终究是大患,将来要扩张,不论是镇守还是开发,除了需要粮食,

棉衣棉被这些也是最需要的,甚至于棉花加工制作成棉甲,那也是镇国利器。

“阿郎说卖,那就卖吧。”杜十娘很淡定的支持丈夫,让罗三娘她们把这事落实。

“男主外,女主内,这大事情啊,就得男人拿主意。”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