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767章 取经大师兄和二师兄(第1页)

第767章 取经大师兄和二师兄(第1页)

太极宫,门下内省。

李逸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刘世彻帮他搜集的玄奘资料。

祖籍河南缑氏,祖父陈康还曾是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慧在隋朝初年做过江陵县令,

其母亲是洛州长史的女儿,跟殷开山没啥关系。

玄奘家世还不错的,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而隋朝时又很崇佛,隋文帝、隋炀帝都大兴佛寺,佛教鼎盛。

玄奘的二哥陈素很年轻便在洛阳净土寺出了家,学问很深,人称长捷法师。

后来陈家败落,少年玄奘陈祎便出去了净土寺,跟着长捷做了五年小沙弥。

刘世彻道:“这个玄奘法师还真挺不简单的,据说少年时就有神童之名,可惜后来家道中落,进寺做了小沙弥。

隋炀帝下诏要在洛阳度僧人二十七名,小沙弥玄奘因仅十三岁,未在入选之列。

当时大理卿郑善果在净土寺遇到他剃度,略带调侃的问,你小小孩童出家究竟想做什么?

那小童从容不迫回答,小子要继承如来的智慧和使命,把他流传在世间的佛法发扬光大。

郑善果见他人才出众,大为惊讶,当即破格录用,并向同僚夸赞,此子得度必能弘大佛门的教化。

李逸听后,

微微一笑。

“郑善果和玄奘的这个传闻,是早已有之,还是玄奘得圣人赏识,赐封译经大德,让他主持水陆法会之后才传出的?”

刘世彻问,“平章莫不是怀疑这传闻是荥阳郑氏编造出来,想要给自家脸上贴金的?”

李逸慢饮茶水,“有什么不可能的呢,这些世家大族啊,最喜欢做这种事了。”

“玄奘十三岁时,随兄长长捷法师在洛阳出家,三年后因战乱,与兄长经子午谷、剑阁跋涉入蜀,在益州成都城西的空慧寺、城东的大慈寺学习佛经,

学习五年后,在大慈寺的东律院受具足戒,成为正式的僧人。

然后就是今年,来到长安。”

李逸指着玄奘的资料,

传闻里郑善果在净土寺遇到玄奘,是因杨广下诏要在洛阳度僧出家,而玄奘在净土寺时,是随兄长为沙弥。

沙弥,是年满二十岁以下,已经受十戒。

虽然还未受具足戒,只能算是预备僧人,可也是已经剃度过了的。

因此,这个传闻里就有一些矛盾的地方。

沙弥是二十岁以下的预备僧人,但也是出家人,而满二十岁受具足戒,就是比丘,也是正式僧人。

沙弥、比丘,都是出家人。

至少四个僧人,就组成僧伽,也就是佛教徒组成的团体。

沙弥、比丘、沙弥尼、比丘尼,都是出家人,都是僧人。

郑善果能在净土寺遇到玄奘,他已经是剃发出家的沙弥了,哪里还需要杨广度出家。

刘世彻听完,哈哈大笑。

“还真是如此,这些家伙真不要脸啊,啥都往脸上贴。”

最近佛教很火,

沙门内部教派相争,曾经香火鼎盛的三阶教一下子成了异端邪教而被各派攻击,朝廷禁断。

三阶教的禁断,并没影响佛家的兴盛,反而是皇帝对其它宗派的大力推崇,

大德都一下子赐封一百多位。

又要办三千六百僧人的水陆法会,

又还要官造寺院,

甚至年轻僧人玄奘,还被传闻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如今被天子尊崇,请来主持水陆法会,还要去西天佛国取经呢。

年轻的玄奘法师,现在就是长安顶流。

他现在住在大兴善寺,每天都有无数人跑去想拜见这位如来佛弟子。

郑家编出这么个故事来,也不稀奇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