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瑞雪兆丰年,冬天大雪,只要不雪大成灾,其实降雪对农业是极有好处的,一来雪能冻死虫卵,二来雪化后能增加土壤水份。
而暖冬,
往往意味着明年虫害会厉害,甚至严重的可能导致蝗灾。
暖冬还可能出现春旱,导致麦子减产甚至绝收。
车厢很宽敞,李恩泽也坐在里面,他小声嘀咕着,“这十月了天还这么暖和,那咱们府上的炭场岂不是要受影响,
还有炭炉作坊,都生产了那么多炭炉子,这下怎么办?”
李逸见这小子,有股子卖炭翁的味道,心忧炭贱愿天寒啊。
李家早就开始布局煤炭这块,
长安人口越来越多,每年冬天对薪炭的需求都有很大缺口,导致薪炭价格年年冬天大涨,
甚至连百官基本福利的薪炭,都经常得不到保障,有时宫里都紧缺。
一到冬天,
不仅是皇宫,朝廷百司衙门,还有各贵族之家,也都是得派出得力人手,组织队伍,专门去各地采办薪炭。
老百姓就可怜了,遇到紧张的时候,只能断了。
因此每年冬天,长安城都会有许多人冻死,最主要的就是缺燃料取暖。
煤炭这玩意,早就发现可用于取暖了。
只是利用的不高。
一般也就是皇家和贵族在用,
李逸在渭北铜官等地搞了几座煤炭场,开采初加工后运来长安,
在这边再进行一次加工,筛煤,做成煤饼、蜂窝煤,然后出售。
还在渭北炭场建有焦池,加工焦炭,用于供给作坊冶炼等使用。
李家作坊生产的小煤球炉子,搭配蜂窝煤取暖,很耐烧,火力还很大。
这种小炉子设计很简洁,有铁皮炉子和陶土炉子,铁皮的更轻便和耐用,而陶土的则更便宜。
炉子内壁都有耐火的泥,
底部一个方形的开口,配备了支炉篦子等。
可以烧煤块,也可以烧蜂窝煤,都是长安煤场里工人手工制作的。
蜂窝煤更好燃烧。
对于订购煤多的主顾,煤场还会送煤炉子。
用煤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优点也是不少的,尤其是买价高点的优质蜂窝煤,无烟,味道少。
对于京城百姓来说,
多数人的燃料是靠买的,每到冬天柴、炭价格都高,有时还买不到,煤还是不错的。
李家今年也是规模上来了,
渭北的炭场增加了,采矿工人也增加了,选煤、洗煤等加工量上来,运输车队也增加了,
源源不断的煤运来长安,
进行再加工出售,
为了即将到来的寒冬旺季,各种型号的煤炉子,以及各种煤块、蜂窝煤等,着实已经加工储备了许多。
本来随着十月初一开炉,他们也就能迎来旺季,
但现在这暖冬,
却是让需求提不上来。
李逸倒不急,
“这煤又不会放坏,真就是今年冬不冷,还有明年嘛。再说了,煤又不是只能取暖用,这也还是煮饭做菜的燃料啊。”
对于一个很缺燃料的京师长安来说,
煤是永远不用担心会滞销点,顶多是需求没那么大,价格不会如往年一样暴涨而已。
禁军、家丁护卫下卫王府马车抵达宫门前,
李逸下车,时间还早,宫门依然紧闭着,他来到待漏室,听到几位宰相也正在说开炉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