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逸先坐,我一会便好了。”皇帝无精打采。
“这天久不下雨,又不入冬,如今各地旱情如雪花似上奏,粮价也在不断上涨,
哎,”皇帝长叹一声,“这难道是上天示警,我哪里做的不对吗?”
李逸是很不喜欢天人感应这一套的,这不过是儒家想给皇帝套上个枷锁的把戏。
否则皇权无法约束。
皇帝是天子,那就借昊天来约束皇帝。
这套东西,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李世民现在说这个,当然不是真怕上天责罚,而是担心有人用此来做文章。
他这皇帝毕竟在位才百余日,
太上皇搬去了大安宫,建成元吉还囚禁在皇城中。
不久前的李孝常谋反案,和裴寂案,虽说也狠狠震慑了某些人,
但现在,
也怕有人借着这天象异常来做文章,以此攻击皇帝的统治根基。
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在借此说事了,
比如太史令傅奕,就直接上书,说这是因为皇帝崇佛导致的,说皇帝一口气赐封了一百多个大德,还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比丘为大德,让他主持水陆法会,
选了三千六百僧人来做法,还在各地兴建寺庙,这些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傅奕是太史令,
但他也是道士,他精通天文、历数,向来反对佛教,他认为佛教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
布施一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
许多百姓因信佛教义,不怕朝廷律法,为非作歹,却在狱中礼佛忏悔,希求免罪。
他说褒姒一女,妖惑幽王,尚致亡国,况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迷惑万姓者乎!
傅奕可以说是朝中坚决反佛者,他在武德四年,就上《请废佛法表》,他提出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而无胡佛。
现在,
傅奕再次上书,
还是坚决废除佛教,请求将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勿度小秃,长揖国家,自足忠臣,宿卫宗庙···
李逸其实挺赞成傅奕所说的这些的,
只不过,站在国家治理者角度来说,傅奕指出的问题是对的,但解决的办法却是错的。
佛教传入汉地,发展了数百年,影响力这么大,不是说灭就能灭的,北魏武帝、北周武帝,两位武帝都灭过佛,但并没能解决问题。
治理国家,哪能这么简单粗暴呢。
如今傅奕借着这天象,又开始大肆攻击佛教,恨不得朝廷在灭了三阶教后,再一鼓作气把整个沙门灭了,
李世民现在不想掀起佛道之争,
因为如今条件还不成熟。
傅奕现在带头挑事,就让皇帝很头痛。
“朕近来收到一封检举信,你看一下,就摆在案上。”
李逸起身来到案前,果然看到有一本折册。
拿起来翻看,
内容很让人惊讶。
有人举报说,傅奕是河北相州邺城人,年轻时贫贱,因此出家做了道士。后来曾去寺院借贷,僧不肯借,心怀怨恨。
开皇中,担任了汉王杨谅的仪曹,后来杨谅叛乱失败后他受牵连流放扶风。
时李渊为扶风太守,对傅奕十分礼遇,多有照顾。
后来李渊起兵入长安,傅奕便来长安投奔,先投道士王岿,王岿念及旧情,留居私宅,待以上宾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