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洛阳,却依然还半死不活的,仍陷在泥潭中没出来。
进城后,李逸没有直接去洛州都督府见都督蒋国公屈突通,而是先去了市场。
隋洛阳城也有一百多个坊,并有三个坊市,东市曰丰都,南市曰大同,北市曰通远。
李逸先去了南市,
但这个南市不是隋朝的南市大同市,而是原东市丰都市,
大唐收取洛阳后,东市更名南市。
原来的丰都市,占地四坊,以经营丝绸、瓷器为主,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
隋末时李密以孟让为总管,让夜率步骑三千入东都外郭,烧掠丰都市,无数店铺毁坏。
而越王杨侗也曾运回洛仓米入城,遣兵五千屯丰都市。
经历战火后,
大唐以其在洛水南,故改称南市,缩减为两坊之地。
南市中除了仍还经营传统的丝绸、瓷器外,这里还主要经营粮食生意,拥有不少粮商的粮食仓库。
曾经的丰都市占地四坊,周围八里,热闹非凡,数千家商铺经营。
而如今,却萎缩的只剩下两坊之地,另两坊已经改成居民区。改名后的南市,再不复曾经的热闹兴盛。
过去南市周边的里坊,也是相当热闹,商人们就近安家,甚至还有几坊,大量居住着胡人。
午后,
南市也正开市营业着。
李逸入市,
感觉南市比长安的东市西市差远了,
中心十字街上,有人推车叫卖着蒸饼,也有人在卖羊肉汤。
李逸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便招手,“蒸饼。”
那正大声叫卖着蒸饼的小贩连忙应声,推车过来,李逸见他个子有些矮,便笑问,“你不姓武吧?”
“小的姓王不姓武,客官要蒸饼么,热乎的蒸饼,又大又松软。”
“给我们来二十个。”李逸一行五人,一人要了四个。
矮个子蒸饼小贩闻听高兴的道,“好嘞,二十个蒸饼,一个二十文,合计四百文钱。”
他的话音刚落,
李逸身后的李恩泽便嚷叫起来,“卖蒸饼的,你莫不是看我们是外地人,便想欺生宰客不成?
长安一个蒸饼才两文钱,你这什么蒸饼要二十钱一个?
你当你卖的是古楼子吗,你家蒸饼里也有半斤羊肉,还放了胡椒?凭什么敢卖十倍之价?”
王蒸饼闻言苦笑,“客官,客官,小的哪敢宰客啊,实在是如今洛阳的粮价一天一个价,天天涨,我这蒸饼也就只能跟着涨价,小的只是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而已。”
“二文钱一个的蒸饼都已经算贵了,你这二十钱一个,怎么不去抢?”
中秋节前,长安的蒸饼,一文钱两个,现在两文钱一个,都涨了四倍了。没想到,洛阳城的更贵,居然二十钱一个。
李逸眉头皱起。
那小贩还在辩解,“如今洛阳城都在传,说皇帝要率长安文武百官和将士们来洛阳,最少十万人来洛阳,
这消息一出啊,洛阳城的粮食那是涨疯了。
再这样涨下去啊,我这小本生意想做也都做不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