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衍启元 > 第134章 平定漠北封狼居胥(第3页)

第134章 平定漠北封狼居胥(第3页)

一道道军令清晰有力,掷地有声。众将领轰然领命,起身时眼中满是决绝。

沈砚转身,看向应天府的方向,心中掠过苏氏温柔的面容、沈伯山的期许、沈薇的爽朗、沈玥的娇憨,还有苏凝雪、张清鸢、程月瑶的牵挂。他握紧了拳头,心中默念:“家人,等着我!待我封狼居胥,定归乡与你们共享太平!”

随即,他翻身上马,赤焰火龙驹昂嘶鸣,鬃毛如燃。沈砚举起凤翅镏金镋,高声怒喝:“大军开拔!目标突厥!封狼居胥!”

“驾!”先锋官周霆一马当先,两万靖安军紧随其后,马蹄踏碎晨霜,朝着突厥方向疾驰而去。左翼、右翼、斥候、中军依次而动,四万一千大军如同一条巨龙,在草原上铺开,旌旗遮天蔽日,杀气冲天。

沿途,逃散的漠北残部见大军袭来,或降或逃,无人敢撄其锋。沈砚的“杀神”之名早已传遍草原,突厥边境的守军听闻大衍大军压境,吓得魂飞魄散,不少城池未战先降。

黑沙城前,周霆率军猛攻一日,便攻破城池,斩杀突厥守将,缴获大量粮草物资。程定山的左翼一路清缴,将逃入草原的漠北残部尽数歼灭,确保了粮草补给线的畅通。李奎的重骑兵奔袭牧场,焚毁突厥粮草无数,让突厥南部守军陷入缺粮困境。周凯、赵玮的斥候深入突厥腹地,将敌军部署、兵力分布等军情一一传回中军。

沈砚坐镇中军,根据斥候传回的军情,灵活调整战术,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向西,直逼突厥王庭。突厥可汗得知漠北覆灭,沈砚率军来袭,又惊又怒,调集全国兵力,在狼居胥山脚下布下防线,欲与沈砚决一死战。

狼居胥山,这座草原上的圣山,即将见证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沈砚骑着赤焰火龙驹,立于大军阵前,望着前方连绵的山峦和突厥大军,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势在必得的豪情。

“将士们!”沈砚的声音响彻云霄,“今日,我们便在此地,与突厥决战!踏平此山,便是突厥王庭!封狼居胥的荣耀,就在眼前!随我冲锋!”

凤翅镏金镋一挥,赤焰火龙驹率先冲出。四万一千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水,朝着突厥大阵冲去。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草原上尘土飞扬,血流成河。沈砚如同杀神再临,在阵中所向披靡,凤翅镏金镋所过之处,突厥士兵非死即伤。

这场大战,从清晨一直打到黄昏。突厥大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突厥可汗见大势已去,带着残部仓皇逃窜。沈砚率军追击,直捣突厥王庭,将突厥王室尽数擒获,彻底覆灭了突厥汗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西下,沈砚登上狼居胥山的顶峰。他手持凤翅镏金镋,俯瞰着脚下的草原和臣服的突厥部落,心中豪情万丈。亲兵早已备好笔墨和巨石,沈砚挥毫泼墨,在巨石上写下“封狼居胥,国泰民安”八个大字,笔力苍劲,力透石背。

“封狼居胥!国泰民安!”山下的将士们看到巨石上的字迹,齐声欢呼,声音震彻山谷,久久回荡。

沈砚站在顶峰,迎着夕阳,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做到了,不仅平定了漠北,踏平了突厥,还实现了封狼居胥的千古荣耀。北疆万里河山,从此再无边患,大衍百姓,终于可以安居乐业。

他转身,看向应天府的方向,眼中满是思念。“我回来了。”轻声的呢喃,随着晚风飘向远方。这场征战,终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他与家人、与天下的太平之约,也即将兑现。

狼居胥山的巨石上,“封狼居胥,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墨迹未干,沈砚已转身步入中军大帐,灯火将他染血的玄麟赤焰铠映得愈沉凝。阿勒泰与巴图父子身着靖安军软甲,神色恭敬地立于帐下,双手垂在身侧,指尖不自觉地蜷起——自归顺沈砚后,他们随军征战数月,早已见识过这位王爷的神勇与智谋,更曾在军中断断续续吃过他拿出的“神奇食物”,此刻心中满是敬畏与期待。

“阿勒泰,巴图。”沈砚坐于主位,凤翅镏金镋斜倚榻边,语气沉稳如草原深潭,“漠北、突厥皆平,但草原不能无主,否则各族流离,必再生祸乱。我意让你父子留守此地,重建部落,安抚百姓。”

阿勒泰父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狂喜。巴图忍不住向前半步,又连忙稳住身形,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王爷……我父子真能担此重任?”

沈砚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亲兵抬上物资。数十个木箱依次入帐,开箱的瞬间,熟悉的包装让父子俩眼中泛起暖意——一排排压缩饼干、火腿肠码得整整齐齐,还有成箱的泡面与自热米饭,正是他们随军时吃过的“军粮”。

“这些东西,你们该不陌生吧?”沈砚拿起一包压缩饼干,抛给巴图,“随军征战时,你们吃过的压缩饼干,一块顶一日口粮;火腿肠开袋即食,滋味比风干肉还鲜香;泡面只需煮沸,撒上料包便是热汤面;自热米饭更省事,倒点清水等片刻,就能吃到带着锅气的热饭。”

巴图稳稳接住压缩饼干,指尖抚过熟悉的硬壳包装,喉头动了动——他至今记得第一次吃自热米饭时的惊艳,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不用生火就能吃到喷香的米饭和菜肴,那滋味让他毕生难忘。阿勒泰也望着木箱中的物资,心中感慨万千:“王爷的军粮,是我见过最神奇的食物,耐存、方便,还管饱,草原上最缺的就是这个。”

“既然你们吃过,便知其价值。”沈砚的声音掷地有声,“草原历经战乱,百姓逃散,冬春时节更是缺粮少食,多少人熬不过寒冬。这些物资,足够你分给周边受灾的部落——你亲自教他们怎么用,泡面要煮、自热米饭要加多少水,这些你都熟,不用我多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父子俩,语气多了几分郑重:“我不留一兵一卒在草原。”

阿勒泰父子闻言,瞳孔骤缩,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满是难以置信。巴图下意识道:“王爷,没有大军坐镇,万一有部落叛乱……”

“人心向背,从不在兵甲,而在温饱与信任。”沈砚打断他的话,眼神坚定,“我给你的,不是武力威慑,而是让百姓安稳生活的底气。这些物资能让他们吃饱,这些金锭能让他们安家,你若真心善待各族,他们自然会拥护你,何须驻军?”

话音刚落,五个更大的木箱被抬了进来,开箱的瞬间金光夺目,满满当当的金锭整齐码放,每锭足有一斤重,沉甸甸的分量压得木箱微微下沉。“这是五百斤金锭。”沈砚的目光落在金锭上,“一部分用来建屋舍、开牧场、打农具,让百姓有地方住、有活干;一部分用来赏给归顺的部落领,让他们跟着你安心守草原。”

阿勒泰父子看着熟悉的物资与耀眼的金锭,再想起沈砚“不留一兵一卒”的决定,早已热泪盈眶。这份信任,比千军万马更让他们动容。父子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时额头触地有声:“王爷大恩大德,我父子无以为报!定当拼尽全力,安抚各族,重建草原,绝不让北疆再燃战火,绝不负王爷的信任!”

沈砚起身扶起二人,从怀中取出一份盖着靖安王朱红大印的诏书,递到阿勒泰手中:“即日起,册封你为漠北新王,统辖草原各族,世袭罔替!草原之事,你可自行决断,若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或遭遇外敌入侵,可随时奏报应天府,大衍永远是你后盾。”

阿勒泰双手接过诏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白。他深知,沈砚不留一兵一卒,是把整个草原的安危都托付给了他,这份信任重逾千斤。他握紧诏书,声音哽咽却字字坚定:“王爷放心!我必让草原恢复生机,各族和睦相处,永为大衍屏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砚点了点头,随即拟写捷报,详述封狼居胥、覆灭突厥、册封漠北新王、留物资与金锭安抚百姓且不留一兵一卒等事,命八百里加急斥候即刻送往应天府。此次官道畅通,斥候昼夜疾驰,仅用十二日便冲破了应天府的晨雾。

“捷报!靖安王封狼居胥!覆灭突厥!册封漠北新王,留物资金锭安抚百姓,不留一兵一卒,北疆永固——!”

斥候的嘶吼震彻宫门,捷报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入太极殿。早朝之上,十岁的赵炎正听沈伯山讲解治政之道,听闻捷报,当即从龙椅上跳下,小小的身影奔到传旨太监面前,抢过捷报便读。

当读到“封狼居胥”“不留一兵一卒而安漠北”时,大殿瞬间沸腾。赵炎眼中迸出璀璨的光芒,挥舞着捷报高声道:“沈将军真乃千古奇才!封狼居胥已是旷古奇功,竟还能不费一兵一卒安定草原,传朕旨意,加封沈砚为镇北王,赐免死金牌三面,食邑万户!北伐将士,尽数论功行赏!”

百官纷纷跪地称贺,老丞相泪流满面:“此等封狼居胥、不费一兵一卒安定疆土之事,纵观我朝乃至千古,皆是头一遭!镇北王仁智双全,实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沈伯山立于文官之,眼中含泪却面带自豪——他虽为文官,却深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儿子不仅立了不世军功,更显治国之智,怎能不让他骄傲。

靖安王府内,苏氏正与沈薇、沈玥整理沈砚的衣物,听闻捷报,苏氏手中的针线滑落,泪水瞬间浸湿了衣襟:“砚儿长大了,做事越有分寸了……”沈薇性格爽朗,此刻却红了眼眶,拍着桌子道:“二弟太厉害了!不仅打了胜仗,还不用留兵就能稳住草原,咱们沈家光宗耀祖了!”小沈玥抱着一包沈砚留下的零食,仰着小脸道:“哥哥好棒!等他回来,要给我带更多好吃的!”

而漠北草原上,阿勒泰父子已开始行动。他们熟门熟路地拆开泡面包装,教牧民们往锅里加水煮沸;又演示着自热米饭的用法,将清水倒入热包,盖上盖子片刻,便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饭。牧民们尝过鲜香的火腿肠,咬过顶饱的压缩饼干,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些他们从未见过却被阿勒泰父子熟练使用的食物,成了最实在的定心丸。

五百斤金锭被有条不紊地分下去:一部分用来修缮被战火焚毁的屋舍,一部分打造农具开辟新牧场,一部分赏赐给主动归顺的部落领。没有大军压境,只有实实在在的温饱与安宁,各族牧民渐渐放下戒备,纷纷向阿勒泰靠拢。

阿勒泰站在新建的部落中心,望着牧民们围着篝火分享食物的场景,对巴图道:“王爷不留一兵一卒,是信我们能守住草原。咱们定要守住这份安宁,用实实在在的日子,回报王爷的信任。”

巴图用力点头,手中握着一块压缩饼干,心中无比坚定——他吃过这食物,知道它能救急;他见过沈砚的神威,更懂这份信任的重量。有这些支撑,漠北草原定会重现生机。

狼居胥山的风拂过草原,带着新生的气息。沈砚率领北伐大军踏上归途,身后是逐渐恢复秩序的草原,身前是翘以盼的家人与天下。封狼居胥的荣耀已刻入史册,而那份带着烟火气的物资、沉甸甸的金锭,以及那份不加一兵一卒的信任,正化作草原上的炊烟与欢笑,让北疆的安宁,真正落地生根。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衍启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