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衍启元 > 第140章 车轮赴沂蒙一路向新程(第3页)

第140章 车轮赴沂蒙一路向新程(第3页)

程月瑶舀了勺玉米粥,看向沈砚:“听说竹泉村有个老井,水特别甜,要不要带个空瓶子,接点回来给叔叔阿姨尝尝?”沈砚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车上有空水壶,等会儿让老板帮忙灌满。”张清鸢补充道:“村里还有手工竹编的小物件,叔叔阿姨应该会喜欢,可以逛逛。”沈砚点点头:“嗯,到时候大家分头逛逛,点在村口集合,别走远了。爸妈要是累了,就找个茶馆歇着,我陪你们。”

一顿早餐吃得热热闹闹,沈砚时不时给爸妈添点粥、夹点菜,又和身边的人搭话,或是叮嘱沈玥小心,或是和程月瑶确认路线,或是回应张清鸢的提议,或是和林雨嫣聊两句风景,互动自然又妥帖。

吃完早饭,众人收拾好东西,跟老板道别后出。沈砚扶着爸,苏凝雪陪着妈,慢慢往停车场走;沈玥走在中间,沈薇在旁边护着;楚昭雪和程月瑶并肩走着,争论着村里哪家小吃最有名;张清鸢和林雨嫣跟在后面,偶尔停下拍两张晨景照片。

晨光正好,雾气渐渐散去,乡间小路上满是众人的欢声笑语。沈砚看着身边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心里满是踏实——这趟旅程,不止有风景和美食,更有彼此陪伴的温暖,而这些不同的互动,正是这段时光最鲜活的印记。

车子停在竹泉村口,刚下车,一股混合着竹林清香和泉水湿润的气息就扑面而来。晨雾还未完全散尽,青石板路被露水打湿,泛着微光,两旁的竹林亭亭玉立,泉水顺着石渠潺潺流淌,偶尔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嬉戏,整座村子像浸在水墨画里。

“哇!这里也太好看了吧!”沈玥挣脱沈薇的手,直奔水边,蹲在石头旁盯着小鱼看,“二哥,你看!真的有小鱼!”沈砚走过去,蹲在她身边,帮她拢了拢外套:“别蹲太久,石头滑,小心摔着。”说着从口袋里摸出提前准备的面包屑,“来,给你这个,慢慢喂,别吓着它们。”沈玥接过面包屑,小心翼翼地撒进水里,看着小鱼聚拢过来,笑得眼睛都弯了。

楚昭雪举着手机拍个不停,一会儿对着竹林拍,一会儿对着泉水拍,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地方太出片了!必须个朋友圈!”沈砚走过去,指了指不远处的竹林小道:“往那边走,有阳光穿过竹林的光影,拍出来更好看。”楚昭雪眼睛一亮,立马拉着程月瑶往小道跑:“程月瑶,快帮我拍几张!”程月瑶无奈地跟着,嘴里吐槽:“你拍够了再走,别一会儿又喊累。”沈砚看着两人的背影,笑着摇摇头,转身去照看爸妈。

沈伯山和苏氏正沿着石渠慢慢走,张清鸢陪在身边,给他们介绍着村里的老建筑。沈砚走过去,扶着爸的胳膊:“爸,累不累?前面有个茶馆,咱们去歇会儿喝杯茶?”沈伯山点点头:“好,正好歇歇脚,这村子是真不错,古色古香的。”苏氏笑着说:“泉水真清,空气也好,比城里舒服多了。”几人走到茶馆坐下,沈砚给爸妈点了当地的绿茶,又给张清鸢也递了一杯:“清鸢,辛苦你一直陪着爸妈,你也歇会儿。”张清鸢笑着说:“不辛苦,我也挺喜欢这里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雨嫣一个人坐在泉水边的石头上,看着水流呆。沈砚走过去,递了瓶水给她:“怎么一个人在这?不跟大家一起逛逛?”林雨嫣接过水,轻声说:“这里安静,挺舒服的。”沈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前面有片芦苇荡,和泉水连在一起,风景也挺好,要不要去看看?”林雨嫣点点头,起身跟着沈砚往前走,两人并肩走着,偶尔聊两句村里的历史,气氛平和又自然。

苏凝雪和沈薇在村里的手工竹编摊前停下,看着摊主编织小篮子。沈砚走过去,拿起一个小巧的竹编挂件:“这个挺好看,给玥玥买一个挂在书包上。”沈薇笑着说:“我正想说呢,玥玥肯定喜欢。”沈砚付了钱,又拿起一个竹编茶杯垫:“给爸妈也带两个,实用又好看。”苏凝雪点点头:“好,我再挑两个小筐,回去装东西正好。”

不知不觉逛到了十一点多,众人在村口集合,个个都带着收获:沈玥手里拿着竹编挂件,楚昭雪拍满了手机相册,程月瑶买了把手工折扇,张清鸢帮爸妈挑了竹编小筐,林雨嫣手里攥着几片好看的竹叶,沈砚则拎着装满老井水的水壶。

“逛饿了吧?”沈砚笑着说,“我在村里找了家地道的农家菜,咱们去吃午饭,今天不吃炒鸡,换点别的特色。”楚昭雪立马来了精神:“换什么好吃的?我都饿坏了!”

跟着沈砚走进农家菜馆,院子里种着蔬菜,屋里摆着木质桌椅,透着浓浓的农家气息。老板递上菜单,沈砚点了几个当地特色菜:地锅鱼、沂蒙三丝、炸耦合、清炒山野菜,又点了杂粮窝窝和玉米粥,都是和炒鸡完全不同的风味。

菜很快上桌,地锅鱼炖得软烂入味,贴着锅边的玉米饼吸满了鱼汤,香气扑鼻;沂蒙三丝脆嫩爽口,带着醋香;炸耦合外酥里嫩,馅料鲜香;清炒山野菜带着淡淡的清香,解腻又爽口。

“哇!这个地锅鱼也太香了!”楚昭雪夹了一块鱼肉,又撕了一块玉米饼,塞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比炒鸡还对我胃口!”程月瑶夹了块炸耦合:“这个也好吃,外酥里嫩,馅料调得不错。”

沈玥拿着杂粮窝窝,蘸着鱼汤吃:“二哥,这个窝窝真好吃!蘸鱼汤更香!”沈砚笑着给她夹了块鱼肉:“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很多。”又给爸妈夹了块耦合:“爸,妈,尝尝这个,是用当地的野菜做的馅料。”苏氏尝了一口,笑着说:“好吃,鲜得很,比城里的味道地道。”

张清鸢夹了清炒山野菜:“这个菜很爽口,解腻正好。”林雨嫣点点头,也夹了一筷子,轻声说:“挺好吃的,有淡淡的清香。”沈砚看着众人吃得开心,笑着说:“这家的菜都是用村里的新鲜食材做的,味道确实地道,下次还能来尝尝别的。”

一顿午饭吃得热热闹闹,没有了炒鸡的厚重,却多了农家菜的清爽鲜香,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楚昭雪拍着肚子:“这顿饭吃得真舒服!地锅鱼和炸耦合我太爱了!”程月瑶笑着说:“没想到不吃炒鸡,也能吃得这么尽兴。”

吃完午饭,众人在院子里歇了会儿,晒着暖融融的太阳,聊着刚才逛村子的趣事。沈砚看着身边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心里满是踏实——这趟旅程,不管是风景还是美食,不管是热闹的互动还是安静的陪伴,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而这样的美好,还在继续。

从农家菜馆出来,阳光依旧暖融融的,众人沿着乡间小路慢悠悠往民宿走。沈玥逛了一上午,有点累了,拽着沈砚的衣角,脚步渐渐慢了下来:“二哥,我有点困了。”沈砚弯腰把她抱起来,笑着说:“困了就靠在我肩膀上睡会儿,回到民宿就能好好歇着了。”沈玥乖乖点头,把头埋在他颈窝,没多久就睡着了。

楚昭雪走在旁边,还在回味中午的地锅鱼:“早知道这家农家菜这么好吃,昨天就不该吃炒鸡,留点肚子吃这个多好。”程月瑶笑着怼她:“你就知道吃,中午都吃了两大块鱼了,还没吃够?”楚昭雪哼了一声:“好吃的当然要多吃点,幸好中午打包了,晚上还能再吃一顿。”

爸妈走得慢悠悠的,苏氏手里拎着中午打包的菜,笑着和沈伯山说:“这村子是真不错,空气好,菜也新鲜,下次有机会还来。”沈伯山点点头:“是啊,比城里清静,适合养老。”张清鸢陪在他们身边,时不时帮着拎一下东西,林雨嫣则走在后面,手里拿着下午捡的几片好看的竹叶,慢慢把玩着。

回到民宿,沈砚先把沈玥抱回房间,轻轻放在床上,给她盖好薄被。沈薇跟着进来,帮着整理了一下沈玥的小背包:“让她睡会儿吧,下午逛的时候能有精神。”沈砚点点头,转身走出房间,去厨房帮忙加热打包的菜。

苏凝雪已经在厨房忙活了,把中午打包的地锅鱼、炸耦合、清炒山野菜一一拿出来,准备用微波炉加热。沈砚走过去搭把手:“我来吧,你歇会儿。再煮点玉米粥,配着打包的菜,晚饭就简单吃点。”苏凝雪笑着点头:“好,我去给爸妈泡杯茶,让他们歇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昭雪和程月瑶坐在院子的摇椅上歇着,楚昭雪掏出手机翻看着下午拍的照片,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张光影拍得真好,必须朋友圈。”程月瑶靠在摇椅上,闭目养神:“你也歇会儿吧,别一直玩手机,晚上还得再逛会儿民宿周边。”

张清鸢和林雨嫣坐在石桌旁,翻看下午拍的风景照,偶尔低声交流两句,说着哪张拍得好。爸妈坐在旁边的摇椅上,喝着茶,聊着天,晒着太阳,一脸惬意。

没过多久,玉米粥煮好了,打包的菜也加热完毕。沈砚把菜和粥端到院子的石桌上,招呼大家:“晚饭好了,都过来吃吧,简简单单垫垫肚子。”

众人围坐过来,石桌上摆着加热后的地锅鱼、炸耦合、清炒山野菜,还有一锅冒着热气的玉米粥。虽然简单,却透着温馨。沈砚先给爸妈盛了粥:“爸,妈,喝点粥,暖乎。”又给沈玥留了一碗,盖好盖子,等她醒了再吃。

楚昭雪拿起筷子,先夹了块炸耦合:“还是这么好吃!加热后也一点不影响口感。”程月瑶夹了块地锅鱼:“这鱼肉炖得更软烂了,更入味了。”沈砚笑着说:“中午特意多打包了点,就知道你俩爱吃。”

张清鸢舀了碗玉米粥,配着清炒山野菜吃:“这样简简单单的挺好,清爽不腻。”林雨嫣点点头,也舀了碗粥,小口喝着。爸妈吃得很舒心,苏氏一边吃一边说:“这样的晚饭最好了,不用复杂,吃饱就行,晚上还能再逛逛。”

沈砚看着众人吃得开心,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鱼,配着玉米粥吃。院子里很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和偶尔的欢声笑语,晚风拂过竹林,带来阵阵清香,暖黄的灯笼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格外温馨。

吃完晚饭,众人在院子里歇了会儿。沈玥也醒了,沈薇给她端来留的粥和菜,小姑娘坐在小凳子上,慢慢吃着。楚昭雪和程月瑶提议去民宿周边逛逛,看看夜晚的乡村夜景。沈砚点点头:“去吧,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又叮嘱张清鸢和林雨嫣:“你们要是想去,也可以一起,路上互相照应着。”

爸妈年纪大了,不想动,就在院子里坐着喝茶聊天。沈砚和苏凝雪陪着他们,偶尔搭两句话,院子里满是宁静又温馨的氛围。

这顿简单的晚饭,没有中午的丰盛,却有着不一样的踏实与温暖。旅程中的美好,往往不在于吃得多好、玩得多贵,而在于这样简简单单的陪伴,在于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衍启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