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碾碎枯骨的刹那,陈墨已迈出第三步。前方蓝光渐盛,不再是岩壁晶石的微芒,而是自通道尽头投来的整片幽辉,如水银铺地,映出一道巨大轮廓。
三丈高的黑影矗立在光中。
它由黑曜岩与青铜机关拼合而成,双足深陷石台,七道凹槽自脚心辐射而出,如蛛网缠绕阵眼。双目嵌着幽蓝晶石,此刻正缓缓转动,锁定了来者气息。肩部铜环隐有符文流转,关节处泛着冷金属光泽,显然并非死物,而是受阵法驱动的活体守卫。
陈墨停步。
左臂胎记金光未熄,玉佩贴胸温热,识海清明。他背靠岩壁,呼吸调匀,将《流云剑诀》在经脉中悄然运转一周天。此前放血破禁留下的滞涩感尚未完全消退,经脉中有细微撕裂的钝痛,但他强行压下不适,让灵力循环归于平稳。
他取出火折子,轻轻一晃。
火苗跃起,映照前方:巨门紧闭,门上刻“地宫”古字,笔划间渗出淡蓝灵流。傀儡立于门前,右臂垂落,掌心朝下,看似静止,却有一股压迫之力弥漫四周,连空气都凝滞几分。
火焰微偏。
风从傀儡背后吹来。
他掐灭火苗,心中已有判断——其后确有通路,此傀非为杀敌,而是镇守门户,断枢方能破局。
他缓步前移,断剑横握,剑尖斜指地面。每一步落下,皆避开青苔湿滑处,踩在坚硬岩面。胎记金光随步伐轻跳,感应着脚下阵纹的波动。
距傀儡十步时,蓝晶双目骤亮。
右臂猛然抬起,掌中弹出一排三棱青铜刺,挟风轰砸而下。劲风撕裂空气,地面炸裂,碎石四溅。陈墨侧身翻滚,肩头擦过一块飞射的岩屑,粗布短打被划开一道口子。
他未退。
顺势蹬地跃起,试图绕行左侧。岂料傀儡腰部竟可三百六十度扭转,左拳横击而出,带起音爆之声。拳风扫过之处,岩壁崩裂数寸。陈墨急坠身形,就地翻滚,险险避过。
两番交手,他已确认:此傀能感应灵力波动,自动追击活体目标,动作虽迟缓,却毫无破绽,周身关节皆有符文护持,寻常攻击难以奏效。
他退至十步外,盘膝半坐,闭目凝神。
心音未响。
但他已学会在危局中自行推演。回忆《流云剑诀》中“避实击虚”之要义,结合此前破解机关的经验,判断傀儡动作依赖阵法供能,必有节奏间隙。
他故意释放一丝灵力波动。
果然,傀儡右臂再度抬起,拳头裹挟劲风砸落。陈墨不动,直至最后一瞬才向侧闪避。拳落空,砸出丈许裂痕。
就在其肩部铜环出“咔”一声轻响、右臂回摆迟缓半息的瞬间——
就是此刻!
他欺身而上,断剑划出一道弧光,直取右肩枢纽。剑锋未至,傀儡小臂突然分裂,三节铁链镰刀自内弹出,反向绞杀而来。陈墨急坠,肩头仍被擦中,布料撕裂,皮肉渗血。
他不怒,也不惊。
就地翻滚,借势拉开距离,脑中迅推演:此傀机关层层嵌套,攻其一点必遭反制,唯有诱其暴露结构弱点,方可破局。
他站定,左手抚过断剑刃身,指尖沾血。
再次释放灵力波动,这次更强。
傀儡双目蓝光暴涨,双臂同时抬起,摆出迎战姿态。陈墨佯动,踏前一步,剑走虚势,直逼其膝。傀儡右腿微动,似要拦截,却被他急收剑势骗过。紧接着,他又以相同手法佯攻腰部,再逼其肘部闭合防御。
第三次。
他猛然提,剑光如雾,连点肩、膝、腰三处,终于逼得傀儡做出标准防御姿态——双臂交叉护于胸前,肘部完全闭合。
就在那一瞬,陈墨蹬地疾冲,身形如箭贴地滑行,断剑自下而上挑击其左肋第三块黑曜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