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 > 第11章(第3页)

第11章(第3页)

此刻高唐城东,王贲率领的秦军正浩浩荡荡向前推进。自攻占临淄后,王贲便派十万精兵扼守在高唐通往临淄的要道,既可阻截齐军袭扰,又能随时支援高唐前线。其余主力则在临淄补充军需,据报临淄粮仓充盈,足够六十万大军食用一年有余。

得知此讯,王贲与扶稣及众将商议,既然高唐守军也要依赖临淄粮秣,这正是天赐良机。若能将高唐齐军团团围困,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未可知。王贲当即下令全军开赴高唐,仅留副将李信率五万人马镇守临淄,收编齐国降卒。

西有蒙恬铁骑,东有王贲劲旅,北现内史腾雄师,南来杨端和精兵。四路大军正从四面八方合围高唐,待包围圈一成,齐军便如困笼猛虎,纵有尖牙利爪也难施展。

行军中,先锋忽遇一队人马。

"前方可是王贲将军麾下?"

"正是本将军!"

"哎呀可算找着了!奴婢是宫中使者,特来传诏!"

"大军继续行进!"

王贲与扶稣等人离队接诏,跪听王命。诏书宣读完毕,扶稣怔在当场——六十五万大军竟交予自己统率,这突如其来的重担令他措手不及。

"公子,王上特意嘱咐,若有疑难多与诸位将军商议,切莫独断专行。王上对公子寄予厚望啊!"传诏太监说罢便要返程,扶稣这才回过神来。

"公公且慢!这些盘缠请路上享用。"扶稣又取出一封家书,"劳烦转交母妃,以慰她一年来的牵挂。"

"公子孝心感人,奴婢定当亲自送达。"

待使者远去,扶稣仍难以置信地望着王贲,王贲同样震惊不已。

"参战诸将皆比我经验丰富,为何偏偏选我为主帅?"扶稣百思不得其解。

王贲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公子,您这是身在其中反而看不清局势。高唐之战乃大秦统一天下的最后决战,六十五万大军倾巢而出,若能一举歼灭敌军,当属不世之功。"

"王上所点的这些将领皆是秦军宿将,战功赫赫。若再统领六十万雄师,日后难免功高盖主。即便王上无意处置,也必将成为君臣间的芥蒂。"

"而公子您则不同。先是被王上委任为监军,如今又擢升为主帅,却无人质疑。一则您劝降临淄的事迹有目共睹,高唐未尝不是第二个临淄;二则您身为王上长子,代表王上统率三军,诸将自然心悦诚服。"

"况且有两位盖世名将辅佐,此战必胜无疑。"扶稣开怀大笑:"王贲,你说父王是不是难以抉择主帅人选,索性让我来当这个主帅?"

王贲连忙摆手:"公子说笑了,末将远不及蒙恬将军。"

"你这般谦虚反倒显得虚伪了。除了王翦老将军,还有谁能与你比肩?"扶稣扬鞭西指:"走吧,我已经迫不及待要会会高唐之敌了。"

马蹄声中,扶稣思绪万千。蒙恬、王贲、李信、内史腾、杨端和,这些青史留名的名将,今日都要听他号令。更令人感慨的是,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一年,却还未曾见过那位千古一帝的生父。待凯旋咸阳之时,这场跨越两千年的父子相见,该是何等光景?

虽然素未谋面,但对这位父王的了解已日益清晰。六十万大军说给就给,这份胸襟气度,这份雷霆手段,当真担得起"威压一世"四字。

高唐城内的齐王宫里,齐王建正襟危坐。白日里的惨烈厮杀让他心绪难平,齐国的未来究竟在何方?他心中一片茫然。

西面秦军主帅蒙恬按兵不动的用意他很清楚——是在等待咸阳援军。待到两军会师,高唐城必将血流成河。见识过秦军的锋芒后,他对守住城池已不抱希望。

"莫非真是我齐国?大秦兵锋之盛,竟无人可挡?"

侍卫匆匆来报:"王上,丞相求见。"

后胜跪伏在地:"臣叩见王上。"

"说吧,何事?"

"城中粮草仅能支撑两日了!微臣恳请王上早作决断。"

"什么?寡人不是命附近城池运送粮草了吗?"齐王霍然起身。

"王上明鉴,五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甚巨。原本临淄供应的粮道已被切断,各地征粮队伍又屡遭秦军截杀。据逃回来的士卒禀报,秦军已从东南北三面包抄而来。若形成合围之势,不需交战,我军就要因断粮而溃败啊!"

齐王仰天长叹:"早知今日,寡人就不该听信谗言!临淄拱手让人,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滚出去!立即滚!"

喜欢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请大家收藏:dududu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