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 > 第109章(第2页)

第109章(第2页)

一群围在扶稣身边高声应和。

"知道就好!公输落答应本王,今后打造的铁制兵器优先供给骑兵。也就是说,往后军械司出的新式骑兵装备,咱们先用!去,告诉弟兄们!"

"当真?"

"本王言出必行。"

得到秦王保证,千夫长们拔腿就跑,迫不及待要将这好消息传遍全军。不多时,驻地爆出震天吼声:

"秦王万年!"

"秦王万年!"

燕锦书拧眉骂道:"这群憨货!深更半夜嚎什么?不怕泄露军机?"

"由他们去!谈何泄露军机?这才刚出关中,离北疆远着呢!若真能让匈奴知晓我大秦援军将至,本王恨不得多喊几声,正好震慑胡虏!"

军中将士自午后接到军令,便憋着一股郁气。大秦铁骑向来所向无敌,何时被人这般欺上门来?众将士胸中怒火无处宣泄,长途奔袭更添烦躁。此刻正可借机提振士气,让儿郎们痛痛快快杀一场——如此,军心方能为我所用!

扶稣负手而立,目光如炬。

燕锦书当即俯:“王上明鉴!是末将愚钝了。大秦得王上坐镇,实乃天佑国运,末将心服口服!”

扶稣轻笑,拍了拍这位爱将的肩膀。他早看透了:同僚中最高不过千夫长,偏这燕锦书步步高升,除却真本事,更因他深谙进退之道,忠义之心亦不曾动摇。当年骑军式微时,唯有他坚守不移。这般赤诚,上峰岂会忽视?加之巧言善辩,青云直上自是水到渠成。

军中能人众多,可真正崭露头角的,又有几个?

更何况,燕锦书在军中声望颇高。昔年骑军人寡,他与士卒同甘共苦,如今既得君王器重,又受兵卒爱戴,实属难得。扶稣自忖:若易地而处,自己未必能做得更好。

这燕锦书堪称大秦近年升迁最快的将领,纵是李信这般翘楚,亦曾被其短暂越。如今朝中唯有治粟内史许慎的擢升度可与之比肩——一介布衣跃居九卿,许慎只用了寥寥数语。此二人皆乃大才,更兼气运加身,平步青云岂非理所当然?

眼下燕锦书只缺一场大功。若得战功傍身,必成军中砥柱。扶稣暗想:若逢乱世,此子定是割据一方的枭雄。而自己嘛……他摇头失笑:论能耐或许不及,奈何命好!

是啊,投胎是门学问。他扶稣生来便站在众生之巅——父亲是九五之尊,想平庸都难!

既承天命,自当开创不世功业。始皇乃千古一帝,他扶稣又岂会辱没门楣?

“报——”亲卫疾步上前,“王贲将军到!”

“快宣!”

片刻后,王贲率十二将踏尘而来:两位军侯、十位千夫长齐向扶稣抱拳:“参见王上!”

“来得正好!”扶稣抬手虚扶,目光掠过王贲,“孤的人先行一步,你却后先至。王将军,好快的脚力啊。”

(您看这先锋骑兵,黑甲长矛,正是都尉军精锐。这般制式兵器冲锋陷阵,匈奴人的弯刀岂能抵挡?

说来巧了,前些日子朝议时,陛下似有巡狩之意。我们先行离都,不知具体行程。但以末将之见,陛下必会巡视北疆震慑匈奴。如今我们带走骑兵主力,恐会影响銮驾威仪。

陛下英明神武,岂在意这些虚礼?况且大秦需要的是能征善战之师。都尉军十万之众,骑兵调走后大可抽调禁军补充。"王贲应道。

"剩下这些定是军械司卫戍军团吧?装备竟比您带来的万人队还要精良,我那些部下相较之下简直如同乞丐。"

"确实出乎意料,卫戍军装备之精良,甚至胜过都尉军。"

"军械司直属部队自然近水楼台,任何新式装备都优先配给。"燕锦书解释道。

"方才营中为何喧哗?"

"例行操练,提振士气。"

"传贺秦。"

"末将在!"

"召集所有千夫长商议军务。"

"得令!"

"王上,召集千夫长是否欠妥?"燕锦书迟疑道。

"那些莽夫凭军功晋升,哪懂什么运筹帷幄?"

"无妨。眼下我军仅四万之众,非大规模会战。孤王只需明确下达指令,让他们知晓各自职责。待进入北地郡后,需这些中层将领决断,届时将中断高层指挥。

故当前必须详述作战方略,以免将来自乱阵脚。"

新到的万人骑兵队已齐聚帐外,静候其他三万骑军的同僚。不多时,三十余名千夫长与六名军侯陆续抵达。见秦王身侧肃立着甲胄鲜明的卫士,众人不觉挺直腰背,生怕失了颜面。

喜欢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请大家收藏:dududu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