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 > 第124章(第2页)

第124章(第2页)

始皇帝披甲执剑,阔步踏出兴乐宫。咸阳殿前,禁军列阵相迎,肃杀之气铺天盖地。

始皇帝立于咸阳宫阙之巅,俯瞰下方巍然耸立的青铜巨像,那是大秦无上威仪的象征。他缓缓拾级而下,来到章邯面前。

章邯躬身抱拳:“陛下!”

“免礼。章邯,此番调集的禁军,可尽是骑兵?”

“回禀陛下,遵旨已调集宫禁所有铁骑,一则为填补都尉军骑兵缺额,二则护卫圣驾周全。”

“甚好,启程检阅三军,随后挥师北上。”

“诺!”

此次始皇帝未乘銮驾,而是亲自策马,率禁军铁骑行出咸阳宫。宫门前,黑压压的卫尉军跪伏相送。

后方,赵高统领的皇家仪仗与御辇华盖迤逦相随。毕竟千里征途,不可能终日戎装骑乘。这支庞大的仪仗队伍,正是都尉军重点拱卫之所在。

此番北伐虽有四十万大军,但都尉军主司护驾之责。真正冲锋陷阵的,是那三十万锐士。

咸阳城外,文武百官列阵相候。街道两侧人潮涌动,百姓争睹这场空前盛大的誓师典礼。

匈奴犯边的消息早已传开。素来以武立国的大秦子民愤慨难平——从来只有大秦铁骑踏破他国疆土,岂容胡马南下牧马?

官府连日宣导,正为点燃百姓抗敌热血。当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开,关中老卒纷纷请缨,可见"耕战"之国策已深入民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百官队列中,王绾偏低语:“太尉,听闻昨夜军中生变?”

尉缭悚然变色:“丞相慎言!此等诛心之语,纵是玩笑也断不可轻提。当今天子圣明,将士用命,何人敢生异心?”

“若非如此,昨夜军营因何喧嚣?”

“四十万大军遴选三十万精锐,余者皆需调往蓝田大营。我与蒙恬将军彻夜调度,方得周全。”

王绾捻须轻叹:“太尉举荐的那员小将,如今已执掌禁军。有人搏杀半生难觅晋身之阶,有人却因一言得登青云。这世道,老夫是愈看不明白了。”

尉缭正色道:“丞相此言差矣。高位非虚设,若无真才实干,纵登高位亦难长久。”

尉缭突然压低声音:"丞相,南方传来一个消息,您必定会感兴趣。"

王绾放下竹简:"何事?"

"五公子在赴任南方军团途中,于楚地遭遇袭击。"尉缭拱手禀报。

王绾揉着太阳穴冷笑:"这几日倒真热闹——长公子遇刺、陛下登基、匈奴犯边,如今又添五公子遇袭。事情总是一桩接着一桩。"

"事情绝不简单。"尉缭目光微沉,"长公子那件事虽被压下,暗流却从未平息。军中联名上书一事,即便长公子全力周旋,其中蹊跷仍多。"

王绾捋须笑道:"太尉执掌军政,倒对这些阴谋诡计分外上心。既然提起,不妨细说?"

"军政?"尉缭突然拍案,"咸阳驻军将领联名上表,若陛下追究,便是臣与蒙恬失职!幸而陛下圣明"

"当时大朝会在即,咸阳必须安定。"王绾眯起眼睛,"陛下自然分得清轻重。"

尉缭凑近低语:"如今两件大事已毕,有些事该水落石出了。其实陛下早命臣暗中调查联名上书之事。"

"哦?"王绾突然笑,"那群粗通文墨的将领,能写出那般锦绣文章?若他们有此文采,早该拜将封侯了。"

"破绽如此明显,幕后之人会这般愚蠢?"王绾似笑非笑地敲着案几。

尉缭额头渗出冷汗:"越查越觉诡异。军中似有推手,而起草奏章之人"他声音愈低沉,"已然人间蒸。"

"至今未查到?"王绾挑眉。

尉缭突然打了个寒战:"每次追查,都感觉"他环顾四周,"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

"当朝太尉竟被监视?"王绾忽然抚掌大笑,引得朝臣纷纷侧目。百官暗自揣测,究竟何等要事能让两位重臣私语多时。

"丞相不信?"尉缭略显焦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