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82章 82 梁园赋(第4页)

第82章 82 梁园赋(第4页)

一些真正浸淫经史丶精通音韵训诂的老学究,或是在某个僻静书斋里苦读的寒门士子,反复诵读之後,总觉得赋中某几处音律似乎略有拗口,或是某个典故的用法,与古籍记载稍有偏差?但这种感觉极其细微,稍纵即逝。

他们皱着眉头,翻阅古籍,试图找出证据,却又往往无功而返。

毕竟,《梁园赋》整体气势磅礴,文采斐然,那几处疑点,在通篇的光芒下显得微不足道。

是自己学艺不精,还是谢府君另有深意?

又或是真如其言,偶有瑕疵,待人斧正?

一时间,衆说纷纭,反而更助长了《梁园赋》的传播热度。

相府书房内,谢乔听着周密的回报,嘴角笑意愈盛。

很好,用她原世界的话说,成功骗到了弹幕,就等着那些自诩高明的“杠精”们自己跳出来了。

她甚至能想象到,不久之後,围绕这篇赋文的争论,将会如何席卷整个士林。

舆论已然彻底引爆。

梁王刘弥见时机成熟,立刻顺水推舟,以梁王府的名义,正式向天下发布告示:为重现孝王遗风,感念梁国相谢乔美意,兹定于二月初一,重开梁园,广邀天下文人雅士,莅临睢阳,以文会友,共襄盛举!

这消息一出,无异于在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丶死气沉沉的天下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战乱之後,人心需要慰藉,精神需要寄托,一场盛大的文化集会,来得正是时候。

一时间,睢阳城仿佛成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飞来的铁屑。

洛阳的贵胄丶颍川的士子丶南阳的游侠丶冀州的客商,甚至还有更远处闻风而来丶抱着各种心思的人,都朝着这个方向汇聚。

通往睢阳的几条主要官道上,车辚辚,马萧萧,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数日不散。

城门处更是拥堵不堪,守城军士不得不加派人手维持秩序,检查盘问也比往日严苛了数倍。

城内的景象更是热闹得快要沸腾。客舍早已家家挂出“客满”的牌子,来晚一步的,只能设法投宿民居,连带着寻常百姓家的房价都水涨船高。

酒肆茶楼更是座无虚席,从清晨到深夜,喧哗声丶谈笑声丶辩论声不绝于耳,跑堂的夥计脚不沾地,累得满头大汗。

物价也跟着一路攀升,一斗粟米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饶是如此,依旧供不应求。

谢乔站在城楼上凭栏远眺,看着城中鼎沸的人声与车水马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时机已至,她的第二步棋,该落子了。

第二日,本就拥挤闹热的睢阳东市,赫然多出了十几个格外扎眼的摊位。

这些摊位都选在市集最显眼的位置,摊主清一色是身材魁梧丶面相粗犷的汉子,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穿着寻常的短打装束,操着一口带着浓重边塞腔调丶略显生硬的中原话。

他们沉默寡言,只在有人询问时才开口,与周围热情吆喝的本地商贩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他们摊位上摆放的东西,更是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一堆堆圆滚滚丶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块茎,有黄皮的,有褐皮的,大小不一,从未有人见过。

一捆捆颗粒饱满丶色泽金黄的棒状作物,顶端还带着枯黄的缨子。

还有案板上用粗布盖着的大块肉,掀开一角,露出下面鲜红的牛肉和带着脂肪纹理的羊肉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膻气。

“这位大哥,敢问此物何名?怎生食用?”一个穿着体面丶像是大户人家管事的胖子,拈起一个土豆,翻来覆去地看。

摊主咧嘴一笑,拿起一个擦了擦泥:“这叫土豆!好东西,顶饱得很!蒸丶煮丶烤都成!烤着吃最香!切块跟肉一起炖,那滋味,啧啧!”他说话直白,面容憨厚,不似诡诈之徒。

“那这个棒子呢?”旁边一个青衫士子模样的年轻人指着玉米,眼中满是新奇。

“玉米,甜的,掰开煮熟了啃,香甜得很!也可以把粒子剥下来煮粥喝!”另一个摊主拿起一根,用力掰开,露出里面紧密排列的金黄玉米粒。

“还有这牛肉丶羊肉!刚宰杀运来的,绝对新鲜!瞧这肉色!”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新奇的吃食,尤其是土豆和玉米,对吃惯了粟米丶黍米丶麦饭的中原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虽然摊主报出的价格着实不低,一小袋土豆或几根玉米就要数十钱,牛羊肉更是按斤两算,普通百姓只能咂舌摇头,望而却步。

但那些随着名士大儒前来的富家子弟丶豪奴管事,以及嗅觉灵敏丶不差钱的商贾们,却眼睛发亮。

“这土豆,给某来五斤!”

“玉米某要十根!”

“这牛肉看着不错,某全要了!”

摊主们也不多话,收钱丶称重丶打包,动作麻利。

有人问起详细做法,他们便耐心解说,甚至有个摊位旁当场架起了一口小陶锅,丢了几块切好的土豆和掰开的玉米段进去煮。

没过多久,一股混合着泥土清香和植物甜香的热气便弥漫开来,勾得围观衆人直咽口水。

尝过样品的人更是赞不绝口,引得更多人掏出钱袋,买买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