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08三年
使者听闻身後动静,勒住马缰,回头诧异地望向奔来的骆俊,“骆相君可是有事吩咐?”
骆俊赶至马前,气喘吁吁,“先生且留步,凡事皆可商量,有话好说!”
使者了然,正如谢府君所预料的一般,这位精明过人的骆相君,终究还是被计策稳稳地拿捏住了,分寸不差。
然而,戏尚未演足,他还要再添一把火。
“骆相君盛情,在下心领。然相君不必相留,在下还要赴沛国,告辞。”使者面带疏离。
话音未落,陈王刘宠也已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他本就心急如焚,此刻听闻“沛国”二字,更是按捺不住,急声问道:“先生此言何意,去那沛国作甚?
使者微微一笑,擡眼望向对岸成一字阵列的投石车,话里有话,“这批投石车,想必沛相也感兴趣。”
“沛国路途遥远,先生就不必再劳费周折,多此一趟了。”骆俊语气肯定。
使者听骆俊此言,便知火候已然恰到好处,他不再多言,动作流畅地翻身下马,站定在二人面前。
他对着二人再次深深一揖,“谢府君常言,梁国与陈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若一方有难,另一方岂能独善其身,安然无恙?”
骆俊听到此处,心中最後一缕疑虑彻底消散。
他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沉声道:“谢府君高瞻远瞩,所言极是。既谢府君有意售此重器,这批投石车,陈国要了。”
一旁的刘宠内心雀跃,双手在袖子下攥紧。
好!
此事终于敲定了。
使者拱手道:“此二十架攻城利器,若单论其工本耗费与匠人之巧思,价值非凡。然谢府君亦深知,当今乱世,陈梁两国唇齿相依,唯有互助扶持,方能共渡时艰,保境安民。故此,府君不欲以重金为难,徒增陈国府库之负担。”
刘宠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捋着胡须的手显得格外有力:“谢府君高义,孤深感其诚。”
使者这才不疾不徐地道出谢乔的真正意图:“梁国守城,需操练弓弩之士,奈何军中所需上等木材缺口甚大,遍寻不易。久闻陈国盛産柘木,冠绝天下,其质坚韧,其性刚劲,乃是制作强弓硬弩之不二上选。”
陈国因盛産柘木,境内甚至有县名“柘县”,此物于陈国而言,虽珍贵,却远非金银那般费力。
骆俊不动声色,问道:“不知梁国意欲几何?”
使者微微一笑,伸出五指,复又屈伸一番:“我家府君之意,若能得陈国柘木五十车,则此二十架投石车,连同其详细操演之法,愿仅以五十金之售予陈国。谢府君常言,金银财帛,身外之物,易得也。上等良材,关乎军国之本,难求也。然则,比良材更难求者,乃是邻邦之和睦与信义也。”
刘宠闻言,先是一怔,继而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喜悦。
五十车柘木,对于陈国而言,虽需一番采集拣选,却绝非难事。
如此算来,那二十架威力惊人的投石车,竟然打了对折,只需五十金!白菜价!
他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笑意渐浓,直至朗声大笑起来:“五十车柘木,五十金……先生此言当真?”
使者肃然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府君之命,下臣岂敢虚传妄语。府君亦常言,远亲不如近邻,陈梁两国若能互为羽翼,彼此扶持,何惧天下风雨飘摇?此举,亦是为表梁国愿与陈国永结盟好世代相安之拳拳诚意。”
“好!”刘宠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格外洪亮,“好一个远亲不如近邻!孤信了!就依使者所言,五十车上等柘木,孤即刻下令去筹备,务必挑选最为坚实丶纹理笔直之上等品。五十金,亦不成问题!”
骆俊白了他一眼。
你给钱呗。
五十金诚然便宜,但不难看出,此乃谢乔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向陈国示好,并换取她急需的战略物资。
这等手笔,既显大气,又深藏机心,让他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梁国相,不由得更高看了几分。
三日後。
按照约定,二十架拆卸开来的投石车部件,在梁国军士的押送下,抵达了陈梁边境的交接之地。
陈国派出的吏员与匠人早已在此等候,他们上前仔细查验,清点了数目,确认了那些木料丶绞盘丶配重石等部件无误,特别核对了绘制详尽的组装图纸以及详细的操演之法是否齐全。
与此同时,五十车柘木,五十金,尽数送到了梁国。
军。火贩谢乔欢快地收获了在主业上的第一桶金。
从很久之前,谢乔便知道,招募一支如[西凉弓手]这类部曲,所消耗的木材的原料与其攻击射程息息相关。
最开始招募的[西凉弓骑],原料更是枯朽的胡杨木,不仅射程颇为局限,其韧性更是严重匮乏,稍遇强劲拉伸便极易崩裂折断。
一旦损坏,就只能她通过系统修复了。平时训练时倒还好,弓弦偶断,弓臂偶裂,尚可从容替换。可万一是战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往往能在片息间就能决定军士的生死。
所以,谢乔最开始招募的那批[西凉弓骑]手中的长弓,在找到更合适的木料後就被立即替换掉了。
以桦木换胡杨木,平均射程提升了大约一成左右。
柘木,自古便是军中锻造各色利器之上选良材。
此木生长极为缓慢,因而其质地坚韧异常,远非寻常速生木材可比,且又富有绝佳的天然弹性,无论是用以制作弓身之弓胎,还是弩床之弩臂,其最终成品的性能都远非那些寻常木料所能企及。
这柘木的战略价值,大概相当于谢乔原世界的稀土。小国用不上,而大国要想发展精尖武器,则是必不可少。
谢乔此番,既收获了五十车柘木,又淘汰掉了落後的装备,赚到了一笔钱,同时,还增进了与邻国陈国的关系,可谓是一石三鸟。
她立即命人将这五十车柘木送入[工坊],加紧打造弓弩,尤其是做工极其精巧复杂的连弩。
榆安的[工坊]至今只制造了七十张连弩,距离她打造那支梦寐以求的自定义部曲[西凉连弩骑],还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