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13“罪臣谢乔。”
从西凉铁骑踏入梁国边境的一刻起,梁国相府就接到了斥候传递的急令。
文官谢均丶相府长史刘备丶功曹掾阎忠丶谋士毛玠等人,及梁汾丶极支辽丶军司马关羽丶曲长张飞等武将,齐聚议事。
斥候单膝跪地,将前线军情一一道来:董卓部西凉铁骑八千之衆,旌旗招展,刀枪如林,为首一将高头大马,骠勇凶悍。
除睢阳城外,梁国其馀诸县并未设防,守军只有原来的县兵差役,人数稀少,装备简陋,仅用以维持地方治安,抓捕盗贼。
董卓的西凉铁骑如此推进速度,是完全可以预料的。那些县城池城墙低矮,守军寥寥,没有战斗力,根本无法阻挡铁骑洪流。
华雄所部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而来,一日连下数城,正是料中之事。
谢均在与诸位议事的同时,实时将情报通过子系统的【交互】功能,汇报给下野隐居的谢乔。
此刻,睢阳城外,莽苍山脚的未知地名,谢乔正坐在草庐的木案前。
案上摆着一只竹编的小篮,盛着她刚从菜地里摘来的小番茄。
闲暇时,她利用高级神奇土壤,将草庐外十几平米的空地都充分利用了起来,菜地里种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己爱吃的。
在高级神奇土壤的加持下,菜地里的瓜果蔬菜长势喜人,果实均饱满爽口,几乎没有病虫害。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原世界的烹调设备和技术,致使她只能用最原始的烹饪手段:生吃,或水煮。
但这样真的很养生,没有农药残馀,完全原生态,每顿都吃如此健康营养的食物,她整个人感觉都清新了不少。
每日早睡,睡到自然醒,无辛辣,无重盐,饮食荤素搭配,没有烦心琐事缠身,没有压力,呼吸山林间的新鲜空气,没有电子産品産生的蓝光,这些日子下来,她全身上下没有一个毛孔的不适之处。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类的活法。
谢乔从小篮中挑拣出过熟软烂的几颗,随手扔到了屋外的菜地里做肥料。馀下的番茄一颗颗放入木盆中,舀了清凉的井水进去,用手轻轻搓洗,洗去番茄的泥土和细小的虫卵。待洗净後,她将番茄一颗颗捞出,放在麻布上稍作沥水,再盛入陶盘中。
她伸手取了一颗小番茄放入口中,酸甜的汁水在舌尖化开。
正品味着这份田园之乐时,目光无意间瞥向了视野一角的消息提醒。
点开看,是谢均传递过来的最新情报。
这些日子以来,谢乔第一次蹙起了眉头。
抗旨不遵的地方大吏必定不止她一个,那些手握重兵的刺史太守,哪个不是阳奉阴违之辈?为何董卓偏偏拿她开刀,想来,多半还是标签的原因。
做决策的人,在面临多选题时,因为标签的存在,在标签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势必会优先考虑她。
即便这个选项不那麽好。
雒阳离梁国有近千里的路程,如果董卓只为立威,不说司隶校尉部,豫州的颍川丶陈国都是更好的选择。董卓却舍近求远,太恶心了。
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谢乔通过子系统回复,授意宁陵坞按兵不动,静待时机。梁国诸县虽沦陷,但睢阳城才是真正的防御核心,只需按兵不动,待敌抵近攻城。
城墙上的投石车丶强弓劲弩丶金汤丶滚石丶箭楼上的床弩,会让侵略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翌日黎明,华雄率八千铁骑,乌央乌央兵临睢阳城下。
睢阳全城进入紧急战备状态,百姓闻讯,闭门不出。
“升吊桥!”
随着城楼上军官一声令下,负责四面城门的力卒齐齐发力,数人一组,紧握绞盘的木柄,咬牙奋力转动。粗大的铁链在轮轴上发出摩擦声,带动着沉重的木制吊桥缓缓升起。桥面与地面拉开距离,最终哐当一声巨响,紧紧嵌入城门上方的凹槽,彻底断绝了出入的通路。
城头之上,战旗猎猎作响,守城军士手持长矛丶弓弩,沿着城墙各就各位,箭矢早已搭在弦上,人人脸色凝重,神经紧绷。
谢均丶刘备等文官武将立于城头应敌,观察敌情。
城下,黑压压的西凉铁骑阵列森严,一眼望不到边际。
华雄策马上前,搦战。
城头上,张飞按捺不住性子,一步上前,矛指城下:“大哥,这厮好生猖狂!让俺老张出去,定要取他狗命!上回二哥砍了管亥,抢了头功,这回该轮到俺老张了!”
刘备见张飞跃跃欲试,心知这黑厮武艺虽强,但性情急躁,易被激怒,遂伸手拦住:“三弟,你性子急躁鲁莽,不宜打头阵。且稍安勿躁,再观其变。”
他将目光转向关羽,“云长,多加小心。”
张飞鼻子一哼,退至一旁。
关羽微微颔首,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兄长放心。”
他提起青龙刀,翻身上马,缓缓出城。城门徐徐打开,关羽单骑而出,赤面长髯,威风凛凛。
华雄见城中出来一将,心中隐约不安,遂望向身旁副将,沉声道:“你去,将之斩于马下!为我军壮壮声威!”
副将:?
但军令如山,违令者斩。副将心中暗骂,面上却不敢显露,只得硬着头皮拍马上前,挺矛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