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126章 126 此乃天赐明公龙腾虎跃之机(第5页)

第126章 126 此乃天赐明公龙腾虎跃之机(第5页)

饥饿的流民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如行尸走肉般在田野间游荡,易子而食的惨剧每天都在上演。

而当他踏入睢阳地界时,风气豁然一变。

脚下的土路变得坚实而平整,明显经过了用心的修葺。

每隔十里,便有一座高耸的岗哨,上面有目光警惕的哨兵在了望。

道路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商旅,他们的牛车上装着粮食和布匹,虽然脸上带着行旅的风霜,却没有丝毫的惊惶之色。

偶尔有甲胄鲜明的巡逻队策马而过,他们军容严整,纪律严明,看到路人也只是投来审视的目光,并无半分骄横之气。

越是靠近睢阳城,这种秩序感便越是强烈。

城外数里,便有士兵设卡盘查,检查往来行人的路引和货物。

整个过程虽然严格,却丝毫不乱,负责盘查的士卒言语清晰,动作规范,没有一点吃拿卡要的市侩气。

排队的百姓和商贩虽然略有不耐,却都习以为常地遵从着指令。

贾诩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一边是分崩离析人相食的炼狱,一边是井然有序民心安的治世。

贾诩勒住马缰,望着近在眼前的这座巨城,心中最後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这便是他选择的明主,他渴望的根基,一个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庇护一方生灵,并有能力重新建立秩序的根基。

“来者何人?请出示路引!”城门守卫的什长上前。

贾诩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枚看似寻常的木质令牌,递了过去。这并非官府路引,而是当初在荥阳分别时,谢乔给他的信物。

什长接过令牌,仔细端详片刻,脸色瞬间一变。他立刻躬身行礼,双手奉还令牌:“原来是先生当面!失敬!请随我来!”

穿过瓮城,外界的血腥与死寂被高耸的城墙彻底隔绝,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混杂着烟火气丶食物香气与人声鼎沸的暖流。贾诩勒着马,跟在什长身後,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眼前是一条足以容纳八驾马车并行的青石主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叫卖声丶孩童的嬉闹声丶车马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

目光扫过这些鲜活的面孔,他们衣衫虽不华贵,却干净整洁。他们面带风霜,眼神中却没有乱世流民的麻木与恐惧,反而充满了对生活的踏实与安然。

一支巡逻小队经过,为首的军官看到一个孩童不慎跌倒,竟翻身下马,将孩子扶起,拍了拍他身上的土,又温言叮嘱了几句,引得周围的百姓投来善意的微笑。

这一切,与他来时路上所见的饿桴遍野丶易子而食的惨状,形成了撕裂般的对比。

贾诩莫名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这不再是简单的政绩,这是一种气象,一种发自根基,由内而外,足以凝聚人心,让万民归附的王道气象!

什长将他引至相府,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间雅致的书房外。引路人停下脚步,恭敬地通报道:“主公,贾先生到了。”

“快请!”里面传来谢乔的声音。

贾诩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衫,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谢乔起身相迎,拱手道:“文和先生,一路跋涉,辛苦。”

这番姿态,让见惯了上位者倨傲的贾诩心中一暖。他还了一礼,“为主公奔走,不敢言苦。此番幸不辱命!”

在贾诩来之前,谢乔散布出去的探子已经如实向她汇报了京畿之地的情报。联盟如何瓦解,袁绍如何与曹操反目,一桩桩一件件,都与贾诩当初在荥阳时所做的推演别无二致。

谢乔一擡手,侍者立刻捧上一个覆盖着锦缎的漆盘。她亲手揭开锦缎,露出里面一方青铜铸造的印信,上面篆刻着四个字,“军师祭酒”。

这是谢乔在荥阳时对他的承诺,此计若成,便拜为军师祭酒。

她双手捧起印信,面向贾诩,朗声道:“先生不避斧钺,蹈险履危,为乔谋划,立此不世奇功,愿以三军托付!请先生屈就军师祭酒之位,领军政谋略,望先生勿辞!”

说罢,她对着贾诩,深深一躬,行的是主君拜求国士的大礼!

贾诩连忙上前,稳稳地托住谢乔下拜的手臂,阻止了她的大礼。

他的目光落在漆盘的印信上,有那麽一瞬间的失神。他伸出另一只手,指尖在触碰到那冰冷青铜的前一刻,竟有微不可查的颤抖。

那不是畏惧,而是压抑了半生的抱负,终于找到了归宿的激动!

贾诩握着印信,那是权力的质感,冰冷的青铜触感传来,他擡起头,直视谢乔的双眼,那深邃的眼眸中,终于燃起一丝属于谋士的炽热火焰。

“诩,一介寒微之士,飘零半生,蒙主公不弃,委以心腹重任,托付三军!此恩此信,诩纵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说罢,他退後一步,对着谢乔,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臣子拜见君主的大礼。

这一次,谢乔坦然受之。

君臣之分,名分已定。

贾诩直起身,方才眼中的激动已然沉淀,化作了洞悉全局的锐利。

他甚至没有片刻的停顿,便直接进入了军师祭酒的角色,“主公,今袁绍昏聩,自毁长城,声望扫地!曹操虽奸,然根基未稳,更与袁绍结下死仇!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甚或两败俱伤!此乃天赐明公龙腾虎跃之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