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135章 135 变革(第4页)

第135章 135 变革(第4页)

短暂的死寂後,李文,新任的司马,出列接过贾诩手中的竹简,继续宣读新的军队编制及军职爵位对应。

一支军队,包括部丶曲丶屯丶队丶什丶伍等主要建制。

五人一伍,设伍长,爵位为左尉。

十人一什,设什长,爵位为中尉。

伍什一队,设队率,爵位为右尉。

两队一屯,设屯长,爵位为左校。

两屯为曲,设军侯,爵位为中校。

八百至千人为部,分大部和小部,大部统领为校尉,小部为军司马。部校尉爵位为左将,军司马爵位为右校。

层层递地,指挥体系清晰明了。

每一级军官的权力丶职责,以及对应的爵位要求,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士兵,只要他足够勇猛丶战功卓着,就能沿着这条清晰的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爬,直至封侯拜将,实现这个时代的最高梦想。

随後,一项名为“英烈林”的制度,在军方将领中引起了最强烈的共鸣。

在榆安城北建立英烈林。

所有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军士,皆追授“英烈”称号。

其姓名丶籍贯丶功绩,将悉数请巧匠刻于碑上,立于榆安城外的英烈林中,供後人瞻仰,流传後世。

其灵位将享受官方祭祀,其家眷之後,免除一切赋税丶徭役。

其子嗣,可免费入学堂,若愿从军从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这个时代,兵卒贱如草芥,死在不知名的战场,连块墓碑都是奢望。他们不怕死,怕的是死得毫无价值,怕的是死後家人无人照拂。

而主公此举,是给了他们作为一名战士,最崇高的尊重和最坚实的保障。

这是足以让三军用命,死不旋踵的制度。

当然,有让人振奋的制度,也是阵痛的制度。

那就是,谢乔决定开始对辖地百姓征收十一税。

谢乔明白,她顶着[窃国巨盗]这样的标签,随时可能会身边人背刺,军队可能哗变。而最安全,最稳定的办法,就是将身边人都纳入系统,军队则尽可能编入系统的【部曲】,使忠诚度肉眼可见。

一旦忠诚度发生变化,可以及时调整。

部曲的忠诚度若是下降,可以通过提高军饷丶安顿修养来降低。

但随之而来的,是军费。

虽然她目前可以通过辖地的农业丶商业,她的産业的盈利,但如果要养一支庞大的军队,她的资産就显得不太充裕了。

战时,必要的时候,只能在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实行十一税。

或者更高的十二税丶十三税,乃至十五税。

十一税,十份收成里抽走一份,这个税率,在乱世之中其实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仁慈。但问题是,谢乔自举兵以来,一直对治下百姓施行免税的仁政,这也是她能迅速获得民心,让流民归附的重要原因。

现在,这个承诺要被打破了。

当这个决定开始讨论後,谢乔清晰地感受到了堂下衆人复杂的情绪,有理解,有担忧,也有疑虑。

她甚至能想象得到,当政令下达时,百姓们可能会有的失望和怨言。

她何尝不想一直轻徭薄赋,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可她不能。

她太清楚这个时代的残酷了。

没有一支强大的,能用钱粮喂饱的军队,所有的仁政和安宁,都只是镜花水月。

或许,自己终将一步步,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那个为了某个宏大的目标,而不得不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暴君。

慈不掌兵,一味仁政,拉锯越久,百姓越苦。

而对天下百姓最大的仁政,那就是越快越好,彻底结束战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