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一叶书库>[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139章 139 大政衆议(第6页)

第139章 139 大政衆议(第6页)

最先投票的,是御座之上的少年天子。

刘协将竹签藏于袖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郑重地投出了他的那一票。

随後,百官依次上前,走向那只黑色的公决箱。

整个过程安静而肃穆,只有竹签落入箱中发出的微声。

当最後一名官吏投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只黑色的箱子上。

两名内侍合力擡起箱子,打开底部的锁扣,哗啦一声,一堆长长短短的竹签倾倒在铺着黄布的案几上。

点算立刻开始。四名内侍分成两组,一组清点长签,一组清点短签。

“长签,凡八十五根!”一名内侍高声宣布。

“短签,凡五十八根!”另一名内侍紧接着喊道。

殿内传来一阵低低的骚动。按照谢均的规定,短竹签总数除以二为反对。这意味着,支持的票数为八十五票,反对票为二十九票。

结果一目了然,议案通过。

随後的日子里,这项称为“大政衆议”的制度在一些次要的政务上试行,百官从最初的惊奇丶不适,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议事方式。

他们渐渐发现,那只漆黑的木箱,竟真如太师谢均所言,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壁垒。无人知晓谁投了长签,谁又折了短签。

曾经那些因政见不同而引发的攻讦丶报复,似乎失去了最直接的目标。于是,胆子大些的官员开始在议事时,不再只是唯唯诺诺地附和,而是引经据典,陈述利弊。

朝堂上互相攻讦拉帮结派的现象少了,而专注于政务本身,务实讨论的氛围却浓厚了。

就在这股新生的秩序悄然生长之时,一股狂风,正从千里之遥的西北呼啸而来。

这一日,一份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呈上朝堂。

一名负责边疆事务的官吏手持奏章,声音带着万分惊慌:“镇西将军韩遂急奏!谢乔起兵,呈席卷之势,攻无不克,已夺取凉州数郡,纠集叛军十万之衆,进逼金城!”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百官交头接耳,惊骇之情溢于言表。

谢乔,这个名字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如今再度出现,却是以如此惊心动魄的方式!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谢均。

谢均面沉如水,接过奏章,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後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内侍,传示群臣。

“谢乔果然贼心不死,当初便该斩草除根!太师,如今妖女作乱,祸乱西北,动摇国本,断不可再姑息!臣请陛下下旨,命韩遂丶马腾合兵一处,速速诛杀此贼,以儆效尤!”王允按捺不住,猛地从队列中跨出,满面涨红,厉声喝道。

“王司徒所言极是!”一名武将立刻出列附和,声如洪钟,“奸贼人人得而诛之,末将请战,愿提一支精兵,直扑金城,必将此贼首级悬于国门!”

“臣亦请战!请天子太师下令!”

“末将愿为先锋!”

一时间,朝臣个个义愤填膺,武将更是热血上头,主动请缨。

“诸位稍安。”就在这鼎沸之时,谢均终于开口。

“西凉之地,韩遂丶马腾非善类,皆有不臣之心,此二人拥兵自重,诸位可还记得,数年前,他们曾联手入寇三辅,劫掠关中,兵锋直指长安旧都?虽因各自利益,暂时蛰伏,但始终是凉州乃至大汉的祸患。他们相互勾结时,狼狈为奸。相互猜忌时,又各自为政,使得凉州之地常年战乱,民不聊生。”

他没有直接提谢乔,反而先给马腾和韩遂定了性。

接着,他话锋一转:“谢乔起于西陲,虽名不正言不顺,却搅动了凉州的风云。此乃危,亦是机。吾以为,当务之急,非是耗费国帑,发大军远征,而是应借力打力,使马丶韩二人生嫌,自相攻伐,令三方俱伤。”

“如何使之生嫌?还请太师明示。”有官吏立刻追问。

谢均目光投向御座之上:“天子可下诏,擢马腾为凉州牧,赐亭侯,加官进爵,令其风光无限,恩宠备至。同时,对上书的韩遂部,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再命马腾,统领本部兵马,讨伐叛逆谢乔。”

“太师此计甚妙,”朱儁最先反应过来,忍不住赞叹,“马腾驻天水,欲伐谢乔,必定借道金城。韩遂上书求援,非但没有得到一个字的回复,反而眼睁睁看着他马腾加官进爵,手持天子令箭,建功立业,他心中岂能平衡?”

一名凉州籍武将眼中精光一闪:“韩遂生性多疑,反复无常。金城乃是韩遂经营多年的老巢,他必定顾虑重重。一山难容二虎,他见马腾得了朝廷青睐,风风光光地带兵过来,必定会以为这是朝廷与之联手,要行那假道伐虢之计。”

群臣议论纷纷,看向谢均的眼神,已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深深的敬畏。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谋略,而是洞察人心的阳谋!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让他们三方在凉州那片土地上自相攻伐,彼此消耗。

无论谁胜谁负,大汉朝廷都可坐收渔翁之利!

“此事关乎边疆战守大计,是非对错,利弊得失,吾一人之言不足为凭。便请诸位同僚,投签公决吧。”谢均淡淡地说道。

又一次的投签开始了。

这一次,几乎没有太多犹豫。面对外患,朝臣的意见空前统一。

很快,结果出炉。

赞同者,一百零三票。反对者,仅十一票。

议案高票通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