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桌上的笔,直接开始在严渊的笔记本上划动,
“这里,关于对方的加西诺维奇,你注意到他枢纽作用很好,但有一点可以补充:他在转换瞬间的接球脚通常习惯用左脚,我们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
他又在另一处笔记旁补充道,
“还有关于边路宽度缺失的问题,你提到福格特的困境是对的,不过我们需要平衡风险…他必须更靠近后防线…然后形成一个三角保护…”
十几分钟过去,纳格尔斯曼毫无保留地在严渊的笔记本上添加了更多战术细节和应对策略的小tips。
这不是单纯的指点,更像是师父在给悟性上佳的小徒弟开小灶。
纳格尔斯曼把他十几年积累下的经验和洞见,用最朴素的方式灌进严渊的脑子。
这莫名有一种菩提祖师给孙猴子开小灶的感觉。
“好了,小子,”纳格尔斯曼放下笔,合上笔记本递给严渊,
“你的考校通过了,现在可以去训练场了,下周对美因茨,我等着你表现。”最后一句话纳帅说的很平淡,就像在说一项理所当然的安排。
严渊接过变得沉甸甸的笔记本,心也跟着沉实下来。
他没有狂喜,也没有觉得惊讶,毕竟他已经是球队最近固定的主要轮换甚至常备之一。
但教练亲口确认即将重返赛场,以及那份在考校中得到的认可与新的知识“加餐”,还是让他感到一种被信任的暖意和跃跃欲试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用力点头:“完全没问题,头儿,那我先去忙了。”
接下来的日子,训练场成了严渊练习和实践新领悟的主战场。
他投入了加倍的热情和专注。
而那份新技能【空间织网者】在经过对阵法兰克福那场憋屈比赛的分析洗礼和教练考校后,似乎被彻底激活了。
在日常的分组对抗和战术演练中,严渊眼中的球场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
曾经需要靠经验和快思考才能在脑海中模糊勾勒出的队友与对手跑位网,现在几乎是实时动态地在他视野里铺展开来。
那些无形的连线,比如队友之间的传球可能路线、对手防线移动时拉扯出的空间、以及双方攻守转换时暴露出的缝隙,
在严渊眼中都变成了一种可视化的信息流。
这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
他的决策更快,更准了。
在一次简短的半场攻防里,
鲍曼手抛球给到阿米里,阿米里刚接球转身,准备寻找前方的出球点。
几乎在同一瞬间,严渊已经动了起来!
他的大脑瞬间完成了对整个比赛场景的阅读:左边后卫的位置被对方前锋稍微牵制住,中路两名队友似乎都被盯防着,但右路……
对方左边卫站位稍稍内收,而队友乌特一个突然的假跑横向带开了贴身的中卫。
同时,阿米里身前,一个不算大的空当正快形成!
严渊的身体比思绪更快!
他甚至没有喊叫,只是用一个极快的折返跑从肋部斜插向那个空隙!
阿米里本打算分给左路,但眼角余光捕捉到严渊鬼魅般的启动和精准指向空当的路线,
没有丝毫犹豫,脚腕一抖,一记恰到好处的直塞精准送到了严渊前插的路线上!